
英:/'ˌvɪktɪmaɪˈzeɪʃn/ 美:/'ˌvɪktɪməˈzeɪʃn/
n. 犧牲;欺騙
The government pledged to eradicate the victimization of minors.
政府承諾根除未成年人受害現象。
His childhood experiences of victimization cast a shadow on him.
童年時期的受害經曆給他留下了陰影。
This pessimistic woman always felt that the treatment she received was similar to victimization.
這個悲觀的婦女總覺得自己受到的待遇類似于受害。
The probabilities of crime or victimization are higher with some situations than with others.
犯罪或實施傷害的概率在有些情況下比其他情況下要大一些。
His victimization infuriated him.
他的犧牲激怒了他。
Victimization ratio.
受害比率。
The data is obtained through national victimization surveys.
這個數據通過國家受害者調查進行收集。
Rewrite every memory of your own victimization as a hero's adventure.
将每一段“受害者”的記憶重寫成一部英雄冒險吧。
n.|fraud/sacrifice;犧牲;欺騙
“victimization”是一個社會學與心理學交叉領域的重要概念,指個體或群體因遭受他人蓄意傷害而處于受害狀态的過程。根據美國心理學會(APA)的定義,該詞包含三個核心要素:加害行為的主觀故意性、受害者遭受的實際損害,以及雙方權力地位的不對等性。
在具體表現形式上,聯合國毒品和犯罪問題辦公室(UNODC)将其分為直接受害與間接受害兩類。直接受害包括身體侵害(如暴力攻擊)、財産損害(如盜竊)等具體行為;間接受害則涵蓋網絡霸淩、系統性歧視等造成心理創傷的行為模式。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的案例研究顯示,校園環境中的重複性言語羞辱屬于典型的社會性受害化過程。
從神經科學角度,世界衛生組織(WHO)的研究表明,長期受害經曆會引發大腦杏仁核異常活躍,導緻創傷後應激障礙(PTSD)風險增加34%。這種生物學改變可能使受害者産生習得性無助,形成“二次受害”的惡性循環。美國國家心理健康研究所(NIMH)建議通過建立社會支持系統、認知行為療法等幹預手段打破該循環。
victimization 是名詞,其核心含義指成為受害者的過程或狀态,尤其指因他人不公正對待、剝削或欺騙而遭受傷害。以下是綜合多個權威詞典的解釋:
核心定義
指個人或群體因他人故意行為(如剝削、虐待、欺騙)而遭受傷害或損失的狀态。例如:
Society's cruel victimization of women(社會對女性的殘酷迫害)。
延伸含義
Once victimization becomes part of one's identity, the disaster may never end.(當受害成為一個人身份的一部分,災難可能永不終止)。
近義詞 | 反義詞 |
---|---|
exploitation(剝削) | protection(保護) |
persecution(迫害) | justice(公正) |
如需進一步了解動詞用法或例句,可參考新東方線上詞典或海詞詞典。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