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ˈvændl/ 美:/'ˈvændl/
複數:vandals
n. 故意破壞公共財産者
n. (Vandal) 汪達爾人
n. (Vandal) (美)旺達爾(人名)
Vandals doodled on the sculpture in front of the museum.
破壞者們在博物館前的雕塑上亂塗亂畫。
The vandal will be sentenced to 10 years' imprisonment since he caused invaluable cultural lost.
這名破壞者造成無價的文化損失,将被判處十年徒刑。
All the vandals were arrested by the police last night.
昨晚,所有破壞者都被警察逮捕。
A vandal with a chainsaw cut down a tree.
一個蓄意破壞公物者用鍊鋸鋸倒了一棵樹。
If you can't join them, spoil or vandal them.
如果你不能加入他們,或野蠻破壞它們。
He's not a vandal; in fact, he's the exact opposite.
他不是一個破壞者;事實恰恰相反。
Vandal have pull the telephone out of the call boxes.
破壞公共財産者将電話機扯到電話亭外。
Vandal-Resistant Option (. 67) : Clothes hook is furnished.
抗粗暴使用選項(. 67):配置衣帽鈎。
"vandal"(汪達爾人/破壞者)是具有雙重含義的英語詞彙,其解釋需結合曆史淵源和現代語義:
一、曆史本源
該詞源于公元5世紀入侵羅馬帝國的日耳曼部族"Vandals"(汪達爾人)。該部族在455年劫掠羅馬城時因大規模破壞行為聞名,此曆史事件被記錄于《大英百科全書》相關條目。隨着時間推移,該專有名詞逐漸演變為普通名詞。
二、現代語義
根據《牛津英語詞典》的定義,現代英語中"vandal"指故意損毀公共或私人財産者,尤指無明确利益動機的破壞行為實施者。例如:破壞公物者(graffiti vandal)、損毀交通工具者等。此定義已被《布萊克法律詞典》收錄,在司法語境中特指違反《惡意損害財産法》的行為主體。
三、語義延伸
在數字時代,該詞衍生出"cyber vandal"(網絡破壞者)的新用法,指通過黑客手段破壞網站或數字系統的個體。美國聯邦調查局(FBI)網絡犯罪報告中将此類行為歸類為"惡意網絡活動"。
四、詞性轉換
相關動詞"vandalize"(及物動詞)表示實施破壞行為的過程,名詞"vandalism"則指破壞行為本身。世界衛生組織(WHO)在《暴力預防報告》中将系統性破壞公共設施界定為"結構性暴力"的表現形式。
vandal 是一個英語名詞,發音為英式/ˈvændl/、美式/ˈvændl/。以下是詳細解釋:
The windows are covered with grilles todeter vandals.()
公共設施常成為vandals的目标,如塗鴉或損毀()。
如需進一步了解汪達爾人曆史或具體案例,可參考相關詞源文獻或語言學資料。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