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英語單詞大全

utility function是什麼意思,utility function的意思翻譯、用法、同義詞、例句

輸入單詞

常用詞典

  • [自] 效用函數;應用函數

  • 例句

  • Do this by calling the Dojo string utility function substitute.

    這通過調用dojo字符串工具函數substitute來完成。

  • You can construct a utility function that will build your viewer.

    您可以構造一個實用的函數來構建您的viewer。

  • A utility function to create a taglist from a DTD is provided in the article archive.

    本文壓縮文檔中提供了從 DTD 創建标記表的實用程式函數。

  • Services encapsulate function, whether it is business function or common utility function.

    服務對功能進行封裝,此功能可以是業務功能或實用功能。

  • To avoid this, you use a utility function called install_mouse_handlers , shown in Listing 10.

    為了避免這一問題,可以使用一個名為install_mouse_handlers的實用函數,如清單10所示。

  • 專業解析

    在經濟學與決策理論中,效用函數(Utility Function) 是一種數學工具,用于量化個體對商品、服務或結果的主觀偏好與滿足程度。它通過将不同的選擇映射為數值(效用值),為理性決策提供分析基礎。以下從核心概念、特征與應用三方面詳細解釋:


    一、核心概念與定義

    1. 效用(Utility)的本質

      效用指消費者從商品或服務中獲得的滿足感,本質上是主觀且不可直接觀測的心理感受。效用函數則将其數學化,形式通常為:

      $$U(x_1, x_2, ..., x_n)$$

      其中 (x_i) 表示第 (i) 種商品的數量,函數值代表該商品組合的總效用水平(如 Samuelson, 1947)。

    2. 基數效用與序數效用

      • 基數效用:假定效用可精确計量與比較(如 "A 的效用比 B 高 10 單位"),早期由邊沁(Bentham)提出,但現代經濟學已較少采用。
      • 序數效用:僅關注偏好排序(如 "A 優于 B"),通過無差異曲線描述,由帕累托(Pareto)和希克斯(Hicks)發展為主流框架(Varian, 1992)。

    二、關鍵特征與公理

    效用函數需滿足理性決策的公理體系:

    1. 完備性(Completeness):對任意選項 (A) 和 (B),個體可明确判斷 (A succ B)、(B succ A) 或無差異。
    2. 傳遞性(Transitivity):若 (A succ B) 且 (B succ C),則必有 (A succ C)。
    3. 單調性(Monotonicity):通常假設"越多越好",即 (frac{partial U}{partial x_i} geq 0)(邊際效用非負)。
    4. 凸性(Convexity):反映邊際效用遞減規律,無差異曲線凸向原點(Mas-Colell et al., 1995)。

    三、典型應用場景

    1. 消費者理論

      在預算約束下,效用最大化導出需求函數:

      $$max_{x_1,x_2} U(x_1,x_2) quad text{s.t.} quad p_1x_1 + p_2x_2 leq I$$

      解此優化問題可得最優消費組合(如 Cobb-Douglas 函數 (U=x_1^a x_2^b))。

    2. 風險決策

      期望效用理論(von Neumann & Morgenstern, 1944)将風險偏好納入函數形式:

      $$EU = sum p_i U(x_i)$$

      其中 (p_i) 為結果 (x_i) 的概率,凹函數代表風險厭惡。

    3. 社會福利分析

      社會福利函數(如 Benthamite (W = sum U_i))聚合個體效用,用于評估政策公平性(Sen, 1970)。


    權威參考文獻

    1. 基礎理論:
      • Samuelson, P. (1947). Foundations of Economic Analysi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 Varian, H. (1992). Microeconomic Analysis (3rd ed.). Norton.
    2. 公理化框架:
      • Mas-Colell, A., Whinston, M., & Green, J. (1995). Microeconomic Theor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3. 風險與福利:
      • von Neumann, J., & Morgenstern, O. (1944). Theory of Games and Economic Behavior.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 Sen, A. (1970). Collective Choice and Social Welfare. Holden-Day.

    (注:以上文獻鍊接因平台限制未提供,讀者可通過學術數據庫如JSTOR或Google Scholar檢索原文。)

    網絡擴展資料

    效用函數(Utility Function)是經濟學、數學和決策理論中的一個核心概念,用于量化個人或系統對某種選擇的偏好程度。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基本定義

    效用函數是将一組選擇(如商品、行動或結果)映射到實數(效用值)的函數。數值越高,代表該選擇的“滿意度”或“偏好程度”越強。例如:


    2. 核心類型

    根據應用場景,效用函數可分為:


    3. 常見數學形式


    4. 應用場景


    5. 重要性質


    若需進一步了解特定領域的應用(如機器學習中的深度效用網絡),可提供補充問題。

    别人正在浏覽的英文單詞...

    templesea horsecreaseassuredbystanderdenizenvectorbehestconfirmsjanuariesRAFsarcomaSwitzertigersconcave lensconditional distributionfetal monitorquarrel aboutrehabilitation medicinescuba divingstylus printerwith impunityAnnelidaantiphonbankfullentoproctaGinkgoataeimprovablylousicideMalloydi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