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tɪˌrænə'sɔ:rəs/ 美:/'tɪˌrænəˈsɔːrəs; taɪˌrænəˈsɔːrəs/
n. 暴龍
The body length of an ordinary Tyrannosaurus is about 8 meters.
普通霸王龍的體長在8米左右。
The museum houses the largest Tyrannosaurus fossils today.
這座博物館存放着現今最大的霸王龍化石。
Tyrannosaurus was one of the top predators in the Jurassic period.
暴龍是侏羅紀時代頂尖獵食者之一。
That is a Tyrannosaurus.
那是一頭暴龍。
In a short story from Toy Story, Rex's green tyrannosaurus really seemed to jump out of the screen, and the au***nce was impressed.
在一段來自《玩具總動員》的短篇中,雷克斯那隻綠色的暴龍看起來真的要從屏幕裡跳出來,使觀衆大為贊歎。
For more than a century, Tyrannosaurus rex has been the King of Dinosaurs, the carnivorous symbol of an entire age in the history of life on Earth.
近一個多世紀以來,雷克斯暴龍不但成為了恐龍帝國的統治者,更是整個地球生命史的肉食象征。
Raptors look quite a bit like dinosaurs but they have much more in common with birds than they do with other theropod dinosaurs such as Tyrannosaurus.
迅猛龍看起來有點像恐龍,但是它們與其他獸腳類恐龍比如暴龍相比,與鳥類更相似。
Spinosaurus teeth and tyrannosaurus teeth were completely different.
棘龍的牙齒和霸王龍的牙齒完全不同。
tyrannosaurus rex
雷克斯霸王龍(恐龍名稱)
暴龍(學名:Tyrannosaurus)是生活在白垩紀晚期(約6800萬至6600萬年前)的大型獸腳類恐龍,屬于暴龍超科暴龍科。其屬名源自希臘語"tyrannos"(暴君)和"sauros"(蜥蜴),直譯為"暴君蜥蜴",完整學名為Tyrannosaurus rex(縮寫T. rex),其中"rex"在拉丁語中意為"國王"。
根據美國自然曆史博物館的恐龍研究資料,成年暴龍體長可達12-13米,體重約8-9噸,擁有1.5米長的顱骨和60顆鋸齒狀牙齒,咬合力經生物力學測算最高可達6噸,能夠輕易咬碎獵物的骨骼。其前肢雖短小但肌肉發達,後肢結構顯示具有約17-40公裡/小時的奔跑能力。
英國自然曆史博物館的化石記錄顯示,最早完整暴龍化石"蘇"(編號FMNH PR 2081)于1990年發現于美國南達科他州,現存于芝加哥菲爾德博物館。該标本保存了90%的骨骼完整度,為研究暴龍的生長模式提供了關鍵證據,顯示其壽命可達28-30年,幼體與成體的身體比例存在顯著差異。
根據《科學》期刊2021年發表的古生态學研究,暴龍處于晚白垩世北美生态系統的頂級掠食者位置,主要捕食三角龍、埃德蒙頓龍等植食恐龍。其骨骼微觀結構分析表明存在群體生活的可能性,但該假說仍需更多化石證據支持。美國地質學會的研究指出,暴龍化石集中分布在距今6700萬年的地獄溪組地層,該物種在白垩紀-古近紀滅絕事件前約200萬年達到演化巅峰。
關于單詞"tyrannosaurus"的詳細解釋如下:
一、發音與詞源 該詞國際音标為英式[tɪˌrænəˈsɔːrəs],美式[tɪˌrænəˈsɔːrəs]。詞源來自希臘語,由"tyrannos"(暴君)和"sauros"(蜥蜴)組合而成,直譯為"暴君蜥蜴",中文通譯"暴龍"或"霸王龍"。
二、核心定義 指白垩紀晚期(約6800萬至6600萬年前)的一種大型肉食性恐龍,屬暴龍科恐龍,最著名的種是雷克斯暴龍(Tyrannosaurus rex,簡稱T.rex),具有以下特征:
三、相關延伸 • 學名全稱:Tyrannosaurus rex(拉丁語意為"暴君蜥蜴之王") • 同屬物種:包括Tyrannosaurus bataar(特暴龍)等近親 • 文化符號:常作為恐龍的代表形象出現在影視作品中,如《侏羅紀公園》
注:該詞在古生物學文獻中常簡寫為"T.rex",相關研究可參考權威學術數據庫獲取最新成果。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