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estamp是什麼意思,timestamp的意思翻譯、用法、同義詞、例句
timestamp英标
美:/'ˈtaɪmstæmp/
常用詞典
n. 時間戳;時間郵票
例句
Note the timestamp for the image.
注意此映像的時間戳。
Do you really need that timestamp?
是否真正需要時間戳?
It returns the current system timestamp.
該函數返回當前系統時間戳。
They can be date or timestamp data types.
它們可以為日期或時間戳數據類型。
Defining a version or timestamp property.
定義一個版本或時間戳屬性。
專業解析
時間戳(Timestamp) 是計算機科學和信息技術領域中用于精确記錄事件發生時刻的核心概念。它本質上是一個标識特定事件發生日期和時間的數字或字符串,通常以機器可讀的格式存儲,便于系統處理、排序、比較和追蹤事件序列。
核心含義與技術實現
- 時間點的數字化表示:時間戳的核心價值在于将抽象的“時間點”轉化為計算機可處理的标準化數據。它不描述時間間隔(如“持續了多久”),而是精确标記某個瞬間(如“在何時發生”)。
- 常見格式:
- Unix時間戳(Unix Timestamp/Epoch Time):最廣泛使用的格式之一。它表示自協調世界時(UTC)1970年1月1日00:00:00 以來經過的秒數(或毫秒、微秒、納秒)。例如,
1722297600
代表 UTC 時間 2024年7月30日 00:00:00。這種格式簡潔高效,便于計算時間差和排序。其定義和計算方式在計算機科學基礎文獻和操作系統中被廣泛采用(來源:Unix 編程手冊及相關标準)。
- ISO 8601:國際标準化的日期和時間表示法,格式為
YYYY-MM-DDThh:mm:ss.sssZ
(例如 2024-07-30T12:34:56.789Z
)。T
分隔日期和時間,Z
表示 UTC 時區。這種格式人類可讀性強,且能明确表示時區信息,是數據交換(如 Web API、日志文件)的推薦格式(來源:ISO 8601 國際标準文檔)。
- 其他格式:如 RFC 3339(基于 ISO 8601 的簡化版)、特定數據庫或系統的時間戳類型(如 SQL
TIMESTAMP
)。
核心功能與應用場景
- 事件排序與同步:在分布式系統、數據庫事務、日志記錄中,時間戳是确定事件發生先後順序的關鍵依據。例如,數據庫使用時間戳實現多版本并發控制(MVCC),确保數據一緻性(來源:數據庫系統原理相關文獻)。
- 數據版本控制:文件系統、文檔管理系統或版本控制系統(如 Git)使用時間戳标記文件或内容的修改時間,方便追蹤曆史版本和變更(來源:版本控制系統文檔)。
- 審計追蹤與合規性:在金融交易、醫療記錄、法律文檔等領域,時間戳是不可篡改的證據,用于證明特定操作或狀态在某個确切時間點存在,滿足法規要求(來源:電子簽名法及相關行業規範)。
- 網絡安全:數字證書、一次性密碼(OTP)等安全機制依賴時間戳來驗證有效性和防止重放攻擊(來源:網絡安全協議标準,如 RFC 相關文檔)。
- 區塊鍊與分布式賬本:區塊鍊中的每個區塊都包含時間戳,用于記錄區塊的生成時間,是構成區塊鍊不可篡改性和時序性的基礎要素(來源:區塊鍊技術白皮書及相關論文)。
重要特性
- 唯一性與順序性:理想情況下,同一系統内的時間戳應能唯一标識時間點或至少保證事件發生的順序(尤其在單調時鐘下)。
- 時區處理:時間戳通常應明确關聯時區(如 ISO 8601 中的
Z
或時區偏移 +08:00
),或默認使用 UTC 以避免歧義。Unix 時間戳本身基于 UTC。
- 精度:根據應用需求,精度可從秒級到納秒級不等(如高性能計算、金融交易)。
權威參考來源
- Unix 時間戳定義:可參考 Unix/Linux 系統手冊(
man
page)或 POSIX 标準文檔中對時間函數的描述。
- ISO 8601 标準:國際标準化組織 (ISO) 官方網站發布的 ISO 8601 标準文檔。
- 時間戳在網絡安全中的應用:互聯網工程任務組 (IETF) 發布的 RFC 文檔,如 RFC 3161 (時間戳協議) 和 RFC 6238 (TOTP 算法)。
- 數據庫時間戳:主流數據庫管理系統(如 PostgreSQL, MySQL, Oracle)的官方文檔中對
TIMESTAMP
數據類型的說明。
- 區塊鍊時間戳:比特币白皮書、以太坊黃皮書等基礎技術文檔中對區塊結構和共識機制的描述。
網絡擴展資料
“timestamp”是一個複合詞,由“time”(時間)和“stamp”(戳記)組成,指記錄某一事件發生的具體日期和時間的标記。以下是詳細解釋:
定義與核心作用
- 基本含義:通過數字或字符串形式,精确記錄某個動作、事件或數據産生的瞬間時刻。例如:
2025-03-22 14:30:45
。
- 核心功能:提供時間維度的可追溯性,用于排序、驗證、同步或分析事件發生的先後順序。
常見格式
-
ISO 8601标準
國際通用格式,如 2025-03-22T14:30:45+00:00
,包含日期、時間、時區信息。
-
Unix時間戳
從1970年1月1日(Unix紀元)至今的秒數或毫秒數,例如 1742639445
(秒級)。
-
日志格式
簡化形式,如 22-Mar-2025 14:30:45
,常見于系統日志文件。
應用場景
- 計算機系統:文件創建/修改時間、數據庫事務記錄。
- 網絡通信:數據包傳輸時序控制、防止重放攻擊。
- 區塊鍊:區塊生成時間的不可篡改證明。
- 法律與審計:作為電子證據的時間依據。
技術重要性
- 數據一緻性:分布式系統中通過時間戳實現事件同步(如Google Spanner的原子鐘技術)。
- 調試與溯源:通過時間戳快速定位系統故障或數據變更節點。
- 安全機制:用于驗證令牌(如JWT)的時效性,防止過期請求。
若需進一步了解時間戳的生成原理(如閏秒處理、時區轉換),可提供補充說明。
别人正在浏覽的英文單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