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Ming Tombs是什麼意思,the Ming Tombs的意思翻譯、用法、同義詞、例句
常用詞典
十三陵
例句
And maybe the Ming Tombs too.
也許還去明十三陵。
We're going to visit the Ming Tombs.
我們準備去參觀明十三陵。
No, I'd rather go to the Ming Tombs.
不,我更願意去明十三陵。
We 're going to visit the Ming Tombs.
我們準備去參觀明十三陵。
Look! The Ming Tombs.
看!明朝墓石。
專業解析
明十三陵(The Ming Tombs)是位于中國北京市昌平區天壽山南麓的明朝皇帝陵墓群,始建于1409年,共安葬了13位明朝皇帝、23位皇後及多位嫔妃、太子等皇室成員。其名稱來源于明朝(1368-1644)這一曆史朝代及陵墓群規模,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陵寝建築群之一。
曆史背景與選址
明十三陵的建造始于明成祖朱棣遷都北京後,其長陵為第一座陵墓。選址遵循古代風水學說“負陰抱陽”原則,背靠天壽山,南臨平原,形成“龍脈”格局。這一規劃體現了明代帝王對“天人合一”思想的尊崇。
建築特色與結構
陵墓群以神道為中心軸線,包含石像生、碑亭、祾恩殿等建築。其中:
- 石像生:神道兩側排列石獸、文臣武将雕像,象征帝王權威。
- 地宮結構:以定陵為例,采用“金剛牆”防護技術,由前、中、後殿及左右配殿組成。
- 建築規制:各陵遵循“前朝後寝”制度,地面建築模仿皇宮布局,體現“事死如事生”觀念。
文化遺産價值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于2003年将其列入《世界遺産名錄》,評價其為“中國古代建築藝術與景觀設計的傑出範例”。現存遺址為研究明代政治制度、喪葬禮儀及建築技術提供了實物依據,其中出土的絲織品、金冠等文物現藏于北京明十三陵博物館。
現代保護與利用
中國國家文物局通過數字化監測、生态修複等手段實施保護,同時作為國家級5A景區對外開放。2024年啟動的“文物活化工程”首次運用AR技術還原陵墓建造過程,進一步強化了文化遺産的教育功能。
網絡擴展資料
The Ming Tombs(明十三陵) 是中國明朝(1368–1644)帝王的皇家陵墓群,具有深厚的曆史、文化與建築價值。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一、基本定義
The Ming Tombs 指位于北京市昌平區天壽山麓的明朝13位皇帝的陵寝群,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陵墓建築群之一。其名稱源自明朝遷都北京後,13位皇帝均安葬于此(明朝共16位皇帝,剩餘3位因特殊原因未葬于此)。2003年,明十三陵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産。
二、地理位置與規模
- 地理位置:坐落于北京西北郊的昌平區天壽山南麓,三面環山,地勢北高南低,符合風水學中“背山面水”的選址原則。
- 面積:總面積約120平方公裡,核心陵區占地40餘平方公裡。
- 布局:以長陵為中心,其餘陵墓呈扇形分布,共用一條總神道(Sacred Way)和石像生群,體現整體性與等級秩序。
三、曆史背景
- 建造時間:始于明成祖朱棣(永樂帝)遷都北京後的1409年,至清朝順治年間完成最後一座陵墓(思陵),曆時兩個多世紀。
- 風水設計:選址與布局嚴格遵循風水理論,如神道蜿蜒7.3公裡,象征“生旺而彎環則吉”,避諱直沖兇煞。
- 保護現狀:因曆代保護政策,地面建築雖有損毀,但主體結構保存完好,成為研究明代皇家喪葬制度的重要依據。
四、建築布局與特色
1.神道(Sacred Way)
- 功能:通往陵區的禮儀通道,象征帝王靈魂通向天界的路徑。
- 主要建築:
- 石牌坊:中國現存最大石牌坊,高14米、寬29米,以青白石雕成,結構為“五間六柱十一樓”。
- 石像生:36尊石人、石獸雕像,包括文臣、武将、麒麟、大象等,象征護衛皇權與驅邪鎮墓。
- 龍鳳門:神道終點,門頂雕刻火焰紋,又稱“火焰門”。
2.陵寝建築
每座陵墓均包含以下核心結構:
- 祾恩門(Ling En Gate):陵寝第二道大門,紅牆黃瓦彰顯皇家威嚴。
- 祾恩殿(Ling En Hall):祭祀場所,供奉帝後神位及祭器。
- 明樓(Minglou):陵墓标志性建築,内置刻有皇帝廟號的石碑。
- 寶頂(Treasure Mound):圓形封土堆,下方為地宮(如定陵地宮深27米,含5座墓室)。
五、文化價值
- 建築藝術:融合宮殿式結構與自然山水,體現明代“陵制與山水相稱”的設計理念。
- 曆史研究:地宮出土文物(如萬曆帝金冠、皇後鳳冠)為研究明代工藝、禮制提供實物證據。
- 風水典範:布局反映中國古代宇宙觀與“天人合一”思想,成為風水學的經典案例。
六、開放與旅遊信息
- 開放陵墓:目前僅長陵(永樂帝)、定陵(萬曆帝)、昭陵(隆慶帝)對公衆開放。
- 定陵:唯一完成考古發掘的陵墓,地宮可參觀(門票60元/旺季)。
- 長陵:規模最大,祾恩殿為現存等級最高的楠木大殿。
- 未來計劃:預計2030年實現陵區全面開放。
示例用法:
- "The Ming Tombs exemplify the fusion of imperial power and natural landscape in ancient China."(明十三陵展現了古代中國皇權與自然景觀的融合。)
- "Dingling, the only excavated tomb, reveals the grandeur of Ming burial customs."(定陵是唯一被發掘的陵墓,揭示了明代喪葬儀制的恢弘。)
通過以上信息,可見The Ming Tombs不僅是建築傑作,更是解碼明代政治、文化與信仰的關鍵鑰匙。如需深入了解具體陵墓或出土文物,可參考相關考古報告與曆史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的英文單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