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 timer是什麼意思,system timer的意思翻譯、用法、同義詞、例句
常用詞典
[計] 系統定時器
例句
Accuracy admittedly also depends on the system timer of the device, which has not been tested on any device.
準确性公認地也仰賴裝置的系統定時器,這沒有被測試任何的裝置。
We discussed system timer design, filter design and noise design · the design and the manufacture of FPGA were given.
介紹了系統時鐘設計,濾波器設計,噪聲設計。·給出了FPGA設計、實現與調試過程。
Some of the issues that must be addressed are locking mechanisms, system timer integration, data buffer sharing or non-sharing, and logging mechanisms.
必須解決的問題有:鎖機制、系統計時器集成、數據緩沖區共享或非共享以及日志記錄機制。
Timers are an integral part of any operating system, and you'll find multiple timer mechanisms.
計時器是所有操作系統的一個必要組成部分,您将發現多個計時器機制。
It could be the result of the resource adapter receiving some external stimulus from a back-end system. Or it could just be some internal event, possibly even timer driven.
它可以是資源適配器接收到後端系統的一些外部刺激之後的結果,也可以僅僅是一些内部事件,甚至可能是由計時器驅動的事件。
專業解析
System Timer(系統計時器) 是計算機系統中一個至關重要的硬件和軟件組件,負責提供精确的時間基準和周期性中斷信號。其核心功能可分為硬件和軟件兩個層面:
-
硬件層面 - 計時器芯片/電路:
- 計算機主闆上通常包含專用的計時器硬件(如 Intel 8253/8254 PIT 或其現代繼承者,如高精度事件計時器 HPET)。這些硬件本質上是一個或多個可編程計數器。
- 它們接收來自系統時鐘(通常由晶體振蕩器産生)的穩定、高頻率脈沖信號作為輸入。
- 操作系統或 BIOS 可以對這些計數器進行編程,設置其初始計數值和計數模式(如一次性觸發或周期性重複)。
- 當計數器遞減到零(或達到特定值)時,計時器硬件會産生一個硬件中斷信號(通常是 IRQ 0)。這個中斷信號會發送到 CPU。
- 核心作用: 提供穩定、獨立于 CPU 執行速度的時間源,用于測量時間間隔和生成精确的周期性事件信號。其時鐘周期通常在納秒或微秒級,确保了高精度。
-
軟件層面 - 操作系統内核的“心跳”:
- 操作系統内核會捕獲由硬件計時器産生的中斷(即 IRQ 0)。這個周期性中斷被稱為系統定時器中斷或時鐘中斷。
- 每次發生這種中斷時,内核的中斷服務程式就會被觸發執行。這個程式執行一系列關鍵任務:
- 維護系統時間: 更新内核維護的軟件時鐘(
jiffies
或更高精度的 nanotime
),記錄系統自啟動以來經過的時間(uptime
)。
- 任務調度: 檢查當前進程是否已用完其分配的 CPU 時間片(time slice)。如果用完,則觸發調度器切換到下一個就緒進程。這是實現多任務(并發執行)的基礎。
- 計時與超時處理: 遞減内核中各種計時器(如進程的 CPU 時間限制、網絡請求超時、定時器
setitimer
/ timer_create
等)的剩餘時間,并在到期時觸發相應操作。
- 資源管理: 執行一些周期性的資源統計和清理任務(如更新平均負載值)。
- 核心作用: 為操作系統提供驅動其核心功能(如調度、計時、時間維護)的“心跳”或節拍。這個中斷的頻率(稱為 HZ 值,如 100Hz, 250Hz, 1000Hz)決定了内核處理這些周期性任務的粒度。更高的 HZ 值意味着更精細的時間管理和更快的響應速度,但也帶來更高的中斷處理開銷。
“System Timer” 是一個綜合概念:
- 硬件上,指産生周期性中斷信號的物理計時器電路。
- 軟件上,指操作系統内核利用該硬件中斷來驅動其關鍵操作(時間維護、任務調度、超時處理)的機制。這個周期性中斷是操作系統維持時間概念、實現多任務并發和響應實時事件的基石。
權威參考來源:
- 操作系統原理經典教材: 如 Abraham Silberschatz, Peter Baer Galvin, Greg Gagne 所著的 Operating System Concepts(《操作系統概念》),其中詳細闡述了系統計時器中斷在任務調度和系統時間維護中的作用。
- Linux 内核文檔: Linux 内核源碼中的文檔(如
Documentation/timers/
目錄)深入解釋了 Linux 内核中時間子系統的實現,包括高分辨率計時器(hrtimers)、時鐘源(clocksource)和時鐘事件設備(clockevent)等,這些都是現代 system timer 的組成部分。可通過官方内核文檔網站或源碼倉庫查閱。
- Intel 開發者手冊: Intel® 64 and IA-32 Architectures Software Developer Manuals 的 Volume 3A 章節詳細描述了處理器中與計時相關的硬件特性(如 APIC 計時器、TSC 寄存器)以及中斷處理機制,這些是理解 x86 架構下 system timer 硬件基礎的關鍵。可在 Intel 官網獲取。
- 計算機體系結構教材: 如 David A. Patterson and John L. Hennessy 所著的 Computer Organization and Design(《計算機組成與設計》),介紹了計算機系統中計時器硬件的基本工作原理及其在中斷系統中的地位。
網絡擴展資料
“System timer”是計算機系統中的核心組件,主要用于跟蹤和管理時間相關的操作。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定義
System timer(系統計時器)是計算機硬件或操作系統中的一個機制,通過周期性信號(如時鐘中斷)為系統提供時間基準。它通常由硬件芯片(如實時時鐘RTC)和軟件驅動共同實現。
2.核心功能
- 時間維護:記錄系統運行時間(如開機時長)和實時時間(年月日時分秒)。
- 任務調度:操作系統通過計時器中斷切換進程,實現多任務處理。
- 定時操作:觸發預設事件(如鬧鐘、程式超時、動畫幀更新)。
- 性能統計:測量程式執行時間或資源占用周期。
3.技術實現
- 硬件層面:依賴晶體振蕩器生成固定頻率的時鐘信號(例如CPU的主頻),通過計數器累加形成時間單位。
- 軟件層面:操作系統将硬件信號轉化為“時鐘滴答”(tick),并基于此管理調度器、定時器等(如Linux的
jiffies
概念)。
4.應用場景
- 操作系統:進程切換、休眠喚醒、超時檢測。
- 實時系統:工業控制中精确時序操作。
- 遊戲/多媒體:幀率同步、動畫計時。
- 網絡通信:數據包重傳超時(RTO)計算。
5.相關概念
- 高精度計時器(HPET):提供微秒級精度,用于實時性要求高的場景。
- 系統時鐘 vs 實時時鐘(RTC):RTC在關機後由電池供電維持基礎時間,系統時鐘則在開機後基于RTC初始化并持續運行。
示例:在Windows中,系統計時器默認每秒觸發約64次中斷(64Hz),而Linux可通過配置調整“tickless”模式以減少能耗。
别人正在浏覽的英文單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