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dj. 不完全的;從屬的;輔助的
adj.|dependent/incomplete/assistant/helping/half;不完全的;從屬的;輔助的
"synsemantic"(也拼作"synsemantic")是語言學中的一個術語,指某些詞彙本身缺乏獨立語義,必須與其他詞彙結合才能表達完整含義。這類詞通常屬于語法功能詞,例如介詞、連詞或冠詞。例如英語中的"of"或"to",單獨使用時沒有具體指代,但在短語"cup of tea"或"go to school"中則承擔語法連接作用。
該概念最早由美國語言學家倫納德·布盧姆菲爾德在《語言論》(1933)中系統論述。布盧姆菲爾德指出,synsemantic詞與自主詞彙(autosemantic words)形成對比,後者如名詞"book"或動詞"read"具有明确的獨立語義。
從詞源學分析,"synsemantic"由希臘語前綴"syn-"(共同)和"semantic"(語義)構成,字面意為"共同承載意義"。現代語言學研究中,劍橋大學《英語語法百科全書》将其歸類為"語法化詞彙",強調其在句法結構中的粘合功能。
synsemantic 是一個語言學領域的專業術語,屬于形容詞。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1. 核心定義
該詞描述需要與其他詞彙共同出現才能獲得完整意義的詞語。例如英語中的介詞(of, in)或連詞(and, but),單獨存在時缺乏獨立語義,但在句子結構中起連接或限定作用。
2. 詞源與構成
由前綴 syn-(共同)與 semantic(語義的)組合而成,字面含義為“共同語義的”,強調其意義的依賴性。
3. 應用場景
4. 對比補充
與 autosemantic(獨立表義詞)相對,後者如“樹”“跑”等詞可獨立傳達明确概念。這一區分常見于語義學與句法學研究。
提示:如需更深入的語言學分類案例,可參考語義學專著或詞典中的語法功能詞解析。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