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表面面積;曲面面積
Limited surface area.
有限的表面區域。
Japan, though small in surface area, stretches far.
日本的表面面積雖然不大,但是卻延伸到很遠。
That stands for the surface area element on this surface.
它表示曲面上的面積元素。
The surface area ... which you can scratch or break has basically doubled.
基本上,外殼部分留下刮痕或者破裂的可能性增加了一倍。
The huge surface area of activated charcoal gives it countless bonding sites.
活性炭巨大的表面積提供了大量的活性位點。
表面積(Surface Area)指一個三維物體所有外露表面的總面積,是幾何學中描述物體表面大小的二維度量。其核心概念包括:
數學本質
表面積屬于二維度量,單位為平方米(m²)、平方厘米(cm²)等。它通過量化物體外部覆蓋的"皮膚"大小,區别于描述内部空間的體積(三維度量)。例如,立方體的表面積是6個面的面積之和。
與體積的差異
參考來源:Wolfram MathWorld Surface Area定義
立方體
公式:$SA = 6a$($a$為棱長)
示例:棱長2 cm的立方體,表面積為 $6 times 2 = 24$ cm²。
球體
公式:$SA = 4pi r$($r$為半徑)
源于阿基米德對球面不可展性的證明。
參考來源:NASA球體幾何說明
圓柱體
公式:$SA = 2pi r h + 2pi r$($r$為底圓半徑,$h$為高)
含側面積($2pi r h$)和兩個底面積($2pi r$)。
熱力學領域
散熱效率與表面積正相關(如散熱器鳍片設計需增大表面積)。
來源:《工程熱力學》(趙鎮南,高等教育出版社)
生物學意義
細胞通過微絨毛增大表面積以提升物質交換效率,符合"表面積-體積比"約束理論。
來源:Nature細胞生物學綜述
航天工程
衛星太陽能闆需最大化受光表面積,NASA采用折疊式設計平衡發射體積與工作面積。
來源:NASA技術報告太陽能系統設計
國際标準ISO 80000-3:2019規定表面積符號為$A_s$或$S$,中國國标GB/T 3102.1-1993同步采用該符號體系。
來源:ISO官網标準索引
"Surface area"(表面積)是指一個三維物體所有外部表面的總面積。它是一個幾何概念,用于描述物體在空間中占據的二維覆蓋範圍。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定義
表面積計算的是物體所有暴露在外的面的面積之和。例如,立方體的表面積等于其6個面的面積總和,計算公式為:
$$
text{表面積} = 6a
$$
其中 (a) 是立方體的邊長。
常見物體的表面積公式
實際應用
與體積的區别
表面積是二維度量(單位:平方米、平方厘米等),而體積是三維度量(單位:立方米、立方厘米等)。例如,一個膨脹的氣球,體積增大時表面積也會增加,但兩者增長速率不同。
如果需要更具體的數學推導或應用案例,建議參考幾何學教材或工程計算手冊。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