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dj. 最短粗的;最短秃的;最似樹樁的;(胡子)最拉茬的
"stubbiest"是形容詞"stubby"的最高級形式,主要用于描述物體或生物特征具有短而粗壯的物理形态。該詞源于中古英語"stubben",指被截斷的樹樁,現代英語中延伸出兩種核心含義:
形态特征
指物體長度明顯短于常規比例且橫截面較寬,常見于描述植物根莖(如灌木的stubbiest branches)、工具(如stubbiest鉛筆頭)或建築結構(如stubbiest羅馬柱)。劍橋詞典将其定義為"短而厚的物理形态",該特征常與穩固性相關聯。
生物特征
在解剖學領域,該詞多用于描述肢體末端部位,如《韋氏詞典》記載的"stubbiest fingers(最粗短的手指)"案例,這類描述常見于遺傳學研究中指節縮短的體質特征。動物學領域則用于刻畫短尾蜥蜴等物種的顯著體征。
該詞的語用存在雙重性:在工程領域可作為中性描述(如機械設計中stubbiest的傳動軸),但在人類體征描述時需注意語境敏感性。牛津語言學研究中心建議,當涉及人體特征時應優先使用"結實"等更具積極語義的詞彙。
"stubbiest"是形容詞"stubby"的最高級形式,其核心含義為短而粗硬的。以下是詳細解析:
基本釋義
描述物體短且末端粗鈍的特性,常用于形容樹樁(stump-like)、手指等短粗形态。
例句:He pointed with a stubby finger(他用短粗的手指指着)
延伸用法
可引申為矮胖的、敦實的,如形容體型矮壯的人或動物。
用戶需注意stubbiest(短粗)與tubbiest(矮胖)的拼寫差異:
常見于描述自然物體(如樹枝、岩石)或人體特征(胡須、手指),帶有略微口語化色彩。
如需更多例句或搭配,可參考海詞詞典(來源1)或歐路詞典(來源2)。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