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計] 存儲程式;内儲程式
Thus, although it was a general-purpose electronic device, it did not have a stored program.
因此,雖然它是一個通用型電子裝置,但是它沒有儲存程式。
Computer is a machine that accepts and processes data into information under the control of a stored program.
計算機是一種在存儲程式的控制之下,接收數據,并把其處理成信息的機器。
They invented the stored program control switch in the 1970s, as a move toward cost reduction and reliability.
1970年代他們發明了程控交換機,保證了可靠性,降低了成本。
One of the key techniques of N-ISDN is how to redesign and reform the existing stored program control exchangers.
實現N—ISDN的關鍵技術之一是對現有程控交換機的改造。
These characteristics are that the machine is electronic, that it has a stored program, and that it is general purpose.
機器是電子的,具有儲存的程式,而且是通用的。
|packing routine;[計]存儲程式;内儲程式
存儲程式(Stored Program) 是計算機體系結構中的核心概念,指将程式指令(即告訴計算機做什麼的代碼)以二進制數據的形式,與待處理的數據一同存儲在計算機的主存儲器(内存)中。這一原理是現代幾乎所有通用計算機(稱為馮·諾依曼體系結構)的基礎。
其詳細含義包含以下關鍵點:
曆史背景與權威參考: “存儲程式”概念主要由數學家約翰·馮·諾依曼(John von Neumann)及其同事在1945年撰寫的一份名為《First Draft of a Report on the EDVAC》的報告中明确提出并詳細闡述。該報告基于當時正在設計的EDVAC計算機項目,首次系統描述了這種将程式和數據共同存儲、由中央處理器順序執行的計算機體系結構,該結構後來被稱為“馮·諾依曼體系結構”。
總結來說,“存儲程式”意味着計算機的程式指令像數據一樣被編碼并存放在主存儲器裡,CPU按順序讀取、解釋并執行這些指令。這一原理是計算機能夠靈活運行各種軟件、成為通用計算設備的根本所在,是現代計算機體系結構的基石。
“stored program”(存儲程式)是計算機科學中的一個核心概念,指将計算機程式以數據形式存儲在内存中,使計算機能夠按需讀取、修改和執行這些指令。這一概念徹底改變了早期計算機的設計模式,以下是詳細解釋:
存儲程式的核心思想是:程式指令與數據共同存儲在同一個内存系統中。計算機的中央處理器(CPU)可以像讀取數據一樣讀取指令,并按順序執行它們。這種設計使得程式可以動态修改、重複調用,甚至實現自我更新。
幾乎所有現代計算機(包括手機、服務器)均基于存儲程式原理。例如:
總結來看,“stored program”是計算機從固定功能設備邁向通用計算的關鍵突破,其影響延續至今。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