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speɪs ˈsteɪʃn/
航天站
空間站,太空站
Researchers hope to test the device aboard the new 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
研究人員希望在新的國際太空站上測試該設備
Equipment on the space station is teleoperated from Earth.
空間站上的設備是從地球遙控的。
His objective was to kill the space station project altogether.
他的目的是使太空站計劃完全停止。
Next year, a technology module will be docked on the space station.
明年将有一個技術艙與航天站對接。
Four astronauts visited for last week's premiere of the movie Space Station.
四位宇航員到場參加了上個星期舉行的電影《空間站》的首映式。
The space shuttle Atlantis is scheduled to dock with Russia's Mir space station.
亞特蘭蒂斯號航天飛機計劃與俄羅斯的米爾號空間站對接。
|space platform;[航]空間站,太空站
“空間站”(space station)是指長期在近地軌道運行、可供航天員居住和開展科學實驗的大型載人航天器。它通過模塊化結構組合而成,通常包含生活艙、實驗艙、對接艙等組成部分,能夠支持航天員在微重力環境下進行數月乃至數年的駐留。
目前最具代表性的國際空間站(ISS)由美國、俄羅斯、歐洲、日本等16個國家聯合建造,自1998年首個組件發射至今,已持續運行超過二十年。該空間站的主要功能包括:微重力材料科學研究、生物醫學實驗、地球環境監測以及深空探測技術驗證等(來源:NASA官網 https://www.nasa.gov/mission_pages/station/main/index.html)。
現代空間站采用再生式生命保障系統,可實現水資源的循環利用率達93%以上。能源供應主要依賴總面積達2500平方米的太陽能電池翼,發電功率約120千瓦。軌道維持則通過貨運飛船定期推進劑補加實現,平均每年進行4-6次軌道修正(來源:歐洲空間局 https://www.esa.int/Science_Exploration/Human_and_Robotic_Exploration/International_Space_Station)。
曆史上首個空間站是蘇聯1971年發射的禮炮1號,而和平號空間站(1986-2001)首次實現了多模塊對接技術。目前中國天宮空間站已完成三艙組合體建造,具備支持3名航天員長期駐留的能力(來源: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 http://www.cmse.gov.cn)。
Space Station(空間站)是一種在近地軌道長期運行、供航天員駐留并開展科學研究的載人航天器。以下是其詳細解析:
Space Station(中文譯作“空間站”或“太空站”)是載人航天技術的重要成果,具備以下特征:
Space Station 不僅是人類探索宇宙的“太空前哨”,更是科技進步與國際合作的象征。其功能從基礎科研擴展到技術驗證、資源開發等領域,未來或将成為深空探索的核心樞紐。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