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土壤] 土壤質地;土壤結構;土攘組織;土壤粗密度
Most of soil texture ranges from clay loam tO loam clay.
土壤質地多為重壤土至中粘土,呈強酸性反應。
The soil texture difference among nine-origins reaches significant level.
不同産地平貝母生境土壤質地差異達到了顯著水平。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il texture, soil ferric oxide and soil spectral reflectance.
氧化鐵與土壤質地與土壤反射率的關系。
|soil structure;[土壤]土壤質地;土壤結構;土攘組織;土壤粗密度
土壤質地(soil texture)是描述土壤中礦物質顆粒大小組成的核心指标,特指砂粒(直徑0.05-2毫米)、粉粒(0.002-0.05毫米)和黏粒(<0.002毫米)三者的質量百分比組合。這一參數由美國農業部(USDA)于1951年建立的土壤質地三角圖法定量測定,現已成為國際通用的分類标準。
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FAO)的土壤分類體系,土壤質地可分為砂土、壤砂土、砂壤土、壤土、粉壤土、黏壤土和黏土7大類,每類對應特定的農業生産特性。例如砂土持水力弱但通氣性佳,適合根莖類作物栽培;黏土保水保肥性強卻易闆結,需通過有機改良提升耕性。
在環境科學領域,土壤質地直接影響水分滲透速率(砂質土達50 mm/h,黏質土僅5 mm/h)、污染物吸附能力(黏粒比表面積是砂粒的千倍以上)以及碳封存潛力(黏粒-有機質複合體可穩定保存碳數百年)。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在火星探測任務中,也通過"毅力號"探測器的X射線衍射儀分析火星土壤質地,尋找可能存在過生命的證據。
soil texture(土壤質地)指土壤中不同顆粒(如砂粒、粉粒、黏粒)的相對比例,決定了土壤的物理特性和適用性。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定義
soil texture 是描述土壤顆粒組成(砂、粉、黏土的比例)的術語,直接影響土壤的透氣性、保水性等物理性質。其英文發音為 /sɔɪl 'tekstʃə/(英式與美式發音相同)。
分類依據
根據國際制土壤質地分類,主要分為:
農業與園藝
土壤質地影響作物根系發育和養分吸收。例如,黏土適合水稻等需水作物,砂土適合塊莖類植物。
土地管理
通過調整土壤質地(如添加有機質),可改善土壤結構,提升肥力。
如需更專業的土壤分類标準,可參考農業或地質學領域的權威資料。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