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朝
The history of using chopsticks in China dates back to the Shang Dynasty, more than 3,000 years ago.
在中國,使用筷子的曆史可以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商朝。
It was ancienter than inscriptions on bones or tortoise shells of Shang Dynasty.
它比商代骨頭或陸龜甲上的銘文要古老。
Youli was a jail as early as the Shang Dynasty.
這羑裡城在商朝的時候的确是一座監獄。
Sea shells were valuable things in the Shang Dynasty.
在商朝啊貝殼可值錢了。
Early Shang Dynasty thought was based upon cyclicity.
商代早期的思想是根據旋回。
商朝(Shang Dynasty)是中國曆史上第二個世襲制王朝,約存在于公元前1600年至公元前1046年,曆時約550年。其核心統治區域位于今河南省、山東省及河北省南部,以殷墟(今河南安陽)為晚期都城。商朝的确立标志着中國早期國家形态的成熟,其社會結構、文化成就與政治制度對後世影響深遠。
商朝是中國最早系統性使用文字的朝代,其甲骨文(刻在龜甲或獸骨上的文字)是目前已知最早的成熟漢字體系。甲骨文内容多與占卜相關,記錄了祭祀、戰争、農業等活動,為研究商代社會提供了直接證據。根據大英百科全書(鍊接),已發現的甲骨文單字超過4500個,其中約1500字已被釋讀。
商朝青銅器以精湛工藝聞名,代表性器物包括禮器“司母戊鼎”和酒器“四羊方尊”。這些青銅器不僅用于祭祀,還象征權力與等級制度。中國國家博物館(鍊接)指出,商代已掌握複合範鑄造技術,器物表面常飾有饕餮紋、雲雷紋等神秘圖案,反映宗教與藝術結合的特點。
商朝實行以王權為中心的貴族分封制,社會分為王族、貴族、平民與奴隸階層。據史密森學會弗利爾美術館(鍊接)研究,商王既是政治領袖,也是最高宗教祭司,通過占卜決策國家大事,形成“神權政治”模式。
商朝人信仰多神教,尤其重視祖先崇拜與自然神祭祀。考古發現的人殉、人牲遺存表明,祭祀活動中曾使用大量戰俘和奴隸。劍橋大學《劍橋中國史》(鍊接)記載,商王室每年舉行數百次祭祀,用牲數量可達上千頭,彰顯其對神權統治的依賴。
Shang Dynasty(商朝)是中國曆史上第二個世襲制朝代,約存在于公元前1600年至前1046年。以下從五個維度進行詳細解析:
時間與别稱
商朝分為早期(約前1600-前1300)和晚期(前1300-前1046)。晚期遷都至殷(今河南安陽),故又稱"殷商"或"殷朝"。
政治特征
文化貢獻
經濟與社會
農業為主,使用木制農具和青銅器具;手工業發達,除青銅器外,還有玉器、骨器制作;貝币作為早期貨币流通。
滅亡與遺産
末代君主纣王因暴政被周武王推翻。殷墟遺址于20世紀發掘,出土15萬片甲骨和大量青銅器,1999年列入世界文化遺産預備名錄。
擴展參考:商朝人物如妲己(纣王妃)常見于《封神演義》等文學創作。英語表達中,"Shang Dynasty"特指朝代,而"Yin Dynasty"側重指遷殷後的時期。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