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理] 聽覺
Music boxes, toys that make pleasant sounds and soft music stimulate the babies' sense of hearing.
音樂盒能發出優美柔和的音樂,它能刺激嬰兒的聽覺。
Bats are much like vampires. They are nocturnal, some species drink blood, and they have an acute sense of hearing and smell.
蝙蝠跟吸血鬼很像。它們都在夜間活動,有些品種會吸血,而且它們有着靈敏的聽覺和嗅覺。
Dogs have acute sense of hearing.
狗有敏銳的聽覺。
Above all was the sense of hearing acute.
最重要的是敏銳的聽覺。
Dogs have a highly developed sense of hearing.
狗有高度發達的聽覺。
聽覺(Sense of Hearing) 是指生物體通過專門的感官系統接收、轉換和解讀聲波振動,從而感知聲音的能力。它是人類和許多動物最重要的感官之一,使我們能夠與環境互動、交流信息并感知潛在危險。
生理機制:聽覺過程始于聲波進入外耳道,引起鼓膜振動。這些振動通過中耳的三塊聽小骨(錘骨、砧骨、镫骨)放大并傳遞至内耳的卵圓窗。内耳耳蝸中的淋巴液隨之波動,刺激基底膜上的毛細胞。毛細胞将機械振動轉換為神經電信號,經由聽神經傳遞至大腦的聽覺皮層進行最終解讀。(來源:美國國立耳聾與其他溝通障礙研究所,NIDCD)
核心功能與意義:
聽覺範圍:健康年輕人的聽覺頻率範圍通常在20 Hz 到 20,000 Hz 之間,對1,000 Hz 到 5,000 Hz 的頻率最為敏感(接近人類語音的主要頻率)。聲音強度以分貝(dB)衡量,正常交談聲約為 60 dB。長期暴露于 85 dB 以上的噪音可能導緻聽力損失。(來源:美國國家職業安全衛生研究所,NIOSH)
與平衡感的關系:内耳的前庭系統(與耳蝸相鄰)負責平衡感。雖然聽覺系統本身主要處理聲音,但内耳結構的緊密關聯意味着某些影響聽覺的疾病或損傷也可能波及平衡功能。(來源:梅奧診所,Mayo Clinic)
“sense of hearing”(聽覺)是人類和動物通過耳朵感知聲音的生理能力,屬于五大基本感官之一。以下是詳細解釋:
定義與機制
聽覺是聲波通過外耳道振動鼓膜,經聽小骨傳遞至耳蝸,最終由聽覺神經将信號傳遞至大腦皮層進行解析的過程。這一過程使生物能感知聲音的頻率(音高)、振幅(響度)和音色。
功能與意義
人類聽覺範圍
正常人類可感知20 Hz 至 20,000 Hz 的頻率,響度範圍約為0-120 分貝。隨年齡增長,高頻聽力可能衰退。
與其他感官的差異
聽覺具有非接觸性(無需直接觸碰聲源)和全向性(360° 接收信息),區别于觸覺或視覺的局限性。
相關技術應用
助聽器、聲呐探測、語音識别系統等均基于聽覺原理開發,幫助彌補聽力損失或擴展功能。
若需進一步了解聽覺神經通路或病理機制,可參考耳鼻喉科醫學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