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siːwɔːtər/ 美:/'ˈsiːwɔːtər/
n. 海水
The salt content of seawater is very high, so it can not be drunk directly.
海水中鹽分極高,不可直接飲用。
The seawater glistened in the sun.
海水在陽光下閃閃發光。
Seawater accounts for 97% of the earth's water.
海水占地球水體的97%。
Their answer was to spray seawater on the clouds.
他們的答案是把海水噴到雲層上。
Previously it was thought there were around 100, 000 microbial cells in every litre of seawater but scientists now think there could be one billion.
在此前的推測中,每一升海水中可能會有大約10萬個微生物細胞,但現在科學家們認為有可能達到10億個。
The halotolerant strain Myxococcus fulvus HW-1 (ATCC BAA-855) was isolated from a seawater sample.
從海水樣品中分離到耐鹽株黃腐粘球菌 HW-1(ATCC BAA-855)。
A microbial fuel cell of laboratory scale employing Desulfovibrio salexigens in lactate based seawater substrate was proposed.
提出了基于需鹽脫硫弧菌以含乳酸鹽的海水培養基為電解液的微生物燃料電池。
Seawater, however, is alkaline.
但是海水是堿性的。
n.|marine water/saline water;海水
海水(seawater)是地球上覆蓋約71%地表的鹹水水體,主要由水分子(H₂O)和溶解的鹽類組成。其鹽度平均為35‰(每千克水中含35克溶解鹽),主要成分包括氯化鈉(NaCl)、鎂、鈣、鉀等離子,其中氯化鈉占比約85%。
化學與物理特性
海水的密度(約1.025 g/cm³)和冰點(-2℃)均高于淡水,這與其高鹽度直接相關。其pH值通常在8.1左右,呈弱堿性,主要由碳酸鹽系統調節。溶解氧含量隨深度和溫度變化,表層海水因接觸大氣而含氧量較高。
生态作用
海水是地球水循環的核心載體,通過蒸發、降水等過程維持全球氣候平衡。海洋生态系統依賴海水中的營養物質(如氮、磷)支撐浮遊生物生長,進而供養魚類和海洋哺乳動物。珊瑚礁、紅樹林等典型海洋生境也直接依賴海水鹽度與溫度的穩定性。
人類應用
海水淡化技術通過反滲透或蒸餾法将海水轉化為飲用水,全球已有超過1.6萬個淡化廠,日均産能超9500萬立方米。此外,海水還用于工業冷卻、鹽業生産和藥物研發(如從海洋生物中提取抗癌成分)。
參考資料
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海洋化學研究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海水化學特性報告》
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水體溶解氧數據
伍茲霍爾海洋研究所(WHOI)生态系統研究
國際海水淡化協會(IDA)2024年度統計報告
“seawater”(海水)指覆蓋地球表面大部分區域的鹹水,主要存在于海洋和某些内陸鹽湖中。以下是詳細解釋:
海水鹽度受蒸發、降水、河流注入等因素影響,如紅海鹽度高達4.1%,波羅的海僅0.5%。如需更專業的地球化學數據,建議參考海洋學文獻或權威數據庫(如NOAA)。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