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英語單詞大全

Robert Frost是什麼意思,Robert Frost的意思翻譯、用法、同義詞、例句

輸入單詞

常用詞典

  • *********·弗羅斯特(美國詩人)

  • 例句

  • I love Robert Frost. Robert Frost actually visited Yale University when he was alive.

    我愛*********·弗羅斯特。*********·弗羅斯特事實上生前還到訪過耶魯大學。

  • All of the poets we read, even that New England hayseed Robert Frost, begin their careers in metropolitan centers, primarily in London and New York.

    我們閱讀過的所有詩人,包括新英格蘭的鄉巴佬*********·弗羅斯特,都在大都會的中心開始了他們的職業生涯,主要是在倫敦和紐約。

  • Robert Frost is a very famous American poet.

    羅伯·佛斯特是一位著名的美國詩人。

  • On Jan. 29, 1963, poet Robert Frost ***d in Boston.

    1963年1月29日,詩人*********·弗羅斯特在波士頓去世。

  • Robert Frost: A Lover's Quarrel with the World\u0026gt;

    《弗羅斯特:一位與世人争吵的情人》\u0026lt;

  • 專業解析

    羅伯特·弗羅斯特(Robert Frost,1874年3月26日-1963年1月29日)是美國20世紀最受喜愛和最具影響力的詩人之一,以其描繪新英格蘭鄉村生活、探索自然與人性複雜關系的詩歌而聞名。他的作品語言質樸卻富含深刻哲理,常以自然意象隱喻人生困境與選擇。以下是關于他的詳細解釋:


    一、核心身份與文學地位

    1. 新英格蘭詩人代表

      弗羅斯特雖出生于舊金山,但一生與新英格蘭鄉村緊密相連。他的詩歌紮根于當地風物(如森林、牧場、雪夜),通過對普通農人、自然景觀的精準刻畫,展現美國鄉村生活的本質與矛盾。他筆下的新英格蘭不僅是地理概念,更是探讨孤獨、責任、自由與生存挑戰的象征性舞台。

    2. 四次普利策獎得主

      弗羅斯特是唯一四次獲得普利策詩歌獎(1924、1931、1937、1943)的詩人,這一成就奠定了他在美國文學史上的巅峰地位。他的詩集《新罕布什爾》《詩集》《又一片牧場》等均成為經典。


    二、詩歌主題與風格特征

    1. 自然與人性的辯證

      弗羅斯特常以自然場景(如《雪夜林邊停駐》中的森林與風雪)隱喻人類存在的困境。詩中看似平靜的鄉村景象常暗藏危機與不确定性,例如《補牆》中“好籬笆造就好鄰居”的諺語,實則揭示人際隔閡的必然性。

    2. “口語化”韻律與深刻哲思

      他采用貼近日常對話的語言節奏,卻通過嚴謹的格律(如抑揚格)賦予詩歌音樂性。名作《未選擇的路》以“林中兩路分岐,我擇人迹更稀”開篇,用簡潔意象探讨人生選擇的偶然性與永恒遺憾。

    3. 黑暗與光明的雙重性

      其作品表面溫和,内核常具悲劇色彩。《熄滅吧,熄滅——》描述農場少年意外喪生,冷峻揭示生命的脆弱;而《桦樹》中孩童攀爬樹木的回憶,則寄托對短暫逃離現實苦難的渴望。


    三、代表作品與文學遺産

    弗羅斯特的詩歌被廣泛收入教科書,影響數代讀者。1961年,他在約翰·肯尼迪總統就職典禮上朗誦《全心的奉獻》(The Gift Outright),标志其作品成為美國國家精神的一部分。


    四、權威參考文獻

    1. 詩歌基金會(Poetry Foundation):收錄弗羅斯特生平、詩作全集及學術評論。來源:Poetry Foundation - Robert Frost
    2. 美國現代詩歌檔案(Modern American Poetry):伊利諾伊大學主持的學術項目,分析其詩歌主題與曆史背景。來源:University of Illinois - Robert Frost
    3. 達特茅斯學院弗羅斯特特藏:弗羅斯特手稿、信件及研究資料館藏地。來源:Dartmouth College Library - Robert Frost Collection
    4. 美國國會圖書館:保存其朗誦錄音及曆史影像。來源:Library of Congress - Robert Frost

    弗羅斯特的遺産在于他将地域性書寫升華為普世人性探索,以“始于愉悅,終于智慧”(A poem begins in delight and ends in wisdom)的創作理念,持續啟發全球讀者對自然、社會與自我認知的思考。

    網絡擴展資料

    Robert Frost(羅伯特·弗羅斯特,1874-1963)是20世紀美國最具影響力的詩人之一,被譽為“美國文學中的桂冠詩人”。以下從多個維度解析其含義及相關信息:


    一、身份與生平

    1. 基本信息
      全名羅伯特·李·弗羅斯特(Robert Lee Frost),出生于美國舊金山,逝世于波士頓。他一生從事過鞋匠、教師、農場主等職業,這些經曆深刻影響了他的創作主題。

    2. 文學地位
      以田園詩和口語化表達著稱,作品常以新英格蘭鄉村生活為背景,探讨自然、人性與選擇等主題。曾4次獲得普利策獎,44次獲大學榮譽學位,31次被提名諾貝爾文學獎。


    二、代表作品與風格

    1. 經典詩作

      • 《未選擇的路》(The Road Not Taken):探讨人生抉擇的哲理性短詩。
      • 《雪夜林邊小駐》(Stopping by Woods on a Snowy Evening):以自然意象隱喻生命責任。
      • 其他代表作包括《少年的心願》《波士頓以北》《新罕布什爾》等。
    2. 創作特點

      • 主題:融合自然描寫與深刻哲理,常暗含對現代社會的反思。
      • 語言:采用平實質樸的新英格蘭方言,貼近大衆生活。

    三、文化影響


    四、拓展知識

    如需進一步了解其具體詩作分析或生平細節,可參考權威文學史資料或詩集原文。

    别人正在浏覽的英文單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