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tribution是什麼意思,retribution的意思翻譯、用法、同義詞、例句
retribution英标
英:/'ˌretrɪˈbjuːʃn/ 美:/'ˌretrɪˈbjuːʃn/
常用解釋
報應
類别
GRE
常用詞典
n. 報應;懲罰;報答;報償
例句
The government ordered severe retribution for these rioters.
政府下令對這些暴亂分子進行嚴懲。
War criminals will get divine retribution.
戰争罪犯會受到天譴的。
There is an old saying that evil deserves retribution.
俗話說惡有惡報。
People are seeking retribution for the latest terrorist outrages.
人們在設法對恐怖分子最近的暴行進行嚴懲
He didn't want any further involvement for fear of retribution.
由于害怕遭到懲罰,他不想進一步卷進去。
People are seeking retribution for the latest terrorist outrages.
人們在設法對恐怖分子最近的暴行進行嚴懲。
Evil actions will bring retribution.
惡行會有惡報。
This is a time for reflection, not retribution.
這是一個反思而不是懲罰的時刻。
He has promised not to impose a policy of retribution.
他也保證不會強加懲罰政策。
同義詞
n.|punishment/rod/payment/discipline/reward;報應;懲罰;報答;報償
專業解析
retribution 是一個名詞,指因某人犯下的錯誤、罪行或惡行而對其施加的應得的懲罰、報應或懲罰性後果。其核心含義在于強調懲罰的應得性和因果報應的性質,通常帶有一種道德或宇宙正義的意味,即“惡有惡報”。
以下是其詳細含義的解析:
-
應得的懲罰與因果報應:
- Retribution 的核心是“deserved punishment”(應得的懲罰)。它不僅僅是懲罰本身,更強調這種懲罰是作惡者因其行為而理應承受的後果。這體現了“罪有應得”或“天理昭彰”的觀念。
- 它通常與道德、正義或宇宙秩序相關聯,認為錯誤的行為會自然地或必然地招緻相應的懲罰,以恢複平衡或公正。例如,在宗教或哲學語境中,retribution 常被視為神聖正義或自然法則的體現。
-
區别于報複 (Revenge):
- 雖然 retribution 有時被翻譯為“報複”,但兩者有重要區别。Revenge 通常更個人化、情緒化,其動機往往是發洩憤怒、怨恨或滿足個人複仇欲望,手段可能不受限制。
- Retribution 則更側重于公正性和相稱性。它強調懲罰應當與罪行的嚴重程度相匹配(比例原則),并且通常由代表社會正義的權威機構(如司法系統)或被視為更高的道德/宇宙法則來執行,目的是維護正義秩序而非滿足個人情緒。
-
法律與道德語境中的應用:
- 法律領域:在刑法理論中,retribution (報應刑) 是刑罰的主要目的之一。它主張懲罰犯罪人是因為他們犯了罪,并且懲罰的嚴厲程度應與其罪責(道德可譴責性)和造成的危害成比例。其重點在于讓犯罪者為其行為付出代價,實現“正義的平衡”,而非主要着眼于威懾未來犯罪或改造罪犯。
- 道德與宗教語境:許多宗教教義和道德哲學體系都包含 retribution 的概念,認為善行會得到獎賞(reward),惡行會招緻懲罰(retribution),這是宇宙或神聖秩序的一部分。
- 文學與日常語言:在文學作品中,retribution 常指角色因其惡行而最終遭受的、帶有命運或因果色彩的悲慘結局。在日常語言中,也用于描述某人因不道德或有害行為而遭受的嚴重後果。
總結來說,retribution 意指基于過錯行為而應得的、具有道德或正義色彩的懲罰或報應,強調懲罰的正當性、應得性和因果關聯性,通常區别于純粹個人化的報複。
參考來源:
-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OED):對 "retribution" 的核心定義和詞源解釋。 (權威詞典來源)
- 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 "Punishment": 深入探讨了刑罰理論,包括報應主義 (Retributivism) 作為刑罰正當性理由的哲學基礎、核心原則(如應得性、比例性)及其與其他刑罰目的(如威懾、改造)的區别。
- U.S. Department of Justice, Office of Justice Programs publications: 部分關于量刑原則和刑罰哲學的官方文件或研究報告中會涉及報應理念在當代司法實踐中的體現和讨論。
- Biblical Texts (e.g., Romans 2:6): 在宗教語境中提供關于“報應”概念的原始文本依據。 (例如,《羅馬書》2:6 提到“他必照各人的行為報應各人”)
網絡擴展資料
Retribution 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英語名詞,核心概念圍繞「應得的懲罰或回報」,具體釋義如下:
一、核心含義
-
報應與懲罰
指因錯誤行為(尤其是道德或法律層面的)而受到的應得懲罰,常帶有因果報應的色彩。例如:"Fear of divine retribution"(對天譴的恐懼)。
- 宗教語境:常用于描述神明對罪惡的懲戒,如基督教中的「末日審判」概念。
- 法律語境:可指司法體系對犯罪行為的制裁,如"seek retribution for terrorism"(追究恐怖行為的罪責)。
-
報複性懲罰
強調因個人或集體的過錯而實施的報複性懲罰,如"political retribution"(政治報複)。
-
中性回報(較少見)
在古法語詞源中曾有「酬勞」之意(如法語"rétribution"指報酬),但現代英語中此用法罕見。
二、詞源解析
- 拉丁語起源:由 retributio(回報)演變而來,前綴 re- 表「回」,tributio 表「分配」,原指根據行為分配獎懲。
- 語義演變:從「平衡性回報」逐漸偏向「負面懲戒」,現代多用于描述懲罰而非獎勵。
三、用法與例句
- 常見搭配:
- Divine retribution(天譴)
- Seek retribution(尋求懲罰)
- Retribution for wrongdoing(對惡行的報應)
- 例句:
"People demanded retribution against the corrupt officials."(民衆要求嚴懲貪官)
四、同義詞與反義詞
同義詞 |
反義詞 |
punishment(懲罰) |
forgiveness(寬恕) |
revenge(複仇) |
pardon(赦免) |
retaliation(報複) |
mercy(仁慈) |
五、注意事項
- 貶義傾向:該詞在現代英語中多為貶義,描述負面後果。
- 與 revenge 區别:retribution 更強調「公正的應得懲罰」,而 revenge 側重個人主觀複仇行為。
如需更多例句或語境分析,可參考牛津詞典或新東方線上詞條。
别人正在浏覽的英文單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