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計] 資源利用,資源運用;資源運用性
Resource utilization for chargeback.
根據資源利用率進行收費。
Resource utilization and resource supply and demand
資源利用以及資源供應和需求
This improves resource utilization and memory management.
這改進了資源利用和内存管理。
In the output file, resource utilization is listed under each TAB.
在輸出文件中,資源利用率在每個選項卡下列出。
Excellent resource utilization depending on different user demands.
取決于不同用戶需求的出色的資源利用率。
"資源利用率(resource utilization)"是一個廣泛應用于管理學、工程學和環境科學等領域的術語,指在特定系統或流程中,對可用資源(如人力、設備、能源、時間等)的分配效率和使用效果的科學衡量。其核心目标是通過優化資源配置,減少浪費并提升産出價值,從而實現經濟效益與可持續性的平衡。
在計算機科學中,資源利用率特指硬件設備(如CPU、内存、存儲空間)或軟件系統的工作效能評估。例如,雲計算平台通過動态分配虛拟資源,可将服務器集群的平均利用率從15%提升至70%以上(來源:IBM雲計算白皮書)。工業自動化領域則通過實時監控設備運行狀态,将生産線的綜合利用率提高30%-50%(來源:西門子工業4.0研究報告)。
麥肯錫全球研究院數據顯示,全球制造業平均有效工時利用率僅為65%,通過精益生産管理可提升至85%以上(來源:麥肯錫《全球制造業效率報告》)。這涉及對人力資源、原材料庫存和生産設備的全流程優化,例如豐田生産系統(TPS)通過準時制(JIT)模式将資源浪費降低了40%。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2024全球資源展望》指出,提升資源利用率可使全球碳排放量在2030年前減少28%。典型案例包括:循環經濟模式下的金屬材料回收利用率達95%(來源:國際資源小組報告),以及建築領域通過BIM技術将建築材料浪費率從30%降至5%以下(來源:美國綠色建築委員會數據)。
該概念的數學表達式可表示為: $$ text{資源利用率} = frac{text{實際消耗量}}{text{理論最大可用量}} times 100% $$ 該公式廣泛應用于能源管理、生産計劃等領域,為量化評估提供統一标準。
"Resource utilization"(資源利用率)是一個廣泛應用于項目管理、經濟學、計算機科學等領域的術語,指在特定場景下對可用資源的高效使用程度。具體解析如下:
字面含義:
"Resource"指可用于完成目标的各類資源,包括人力資源、物質資源(如設備、原材料)、時間、資金或計算資源(如CPU、内存);
"Utilization"強調對資源的有效開發和使用。
組合後意為:實際使用的資源量占總可用資源量的比例。
量化公式(常用計算方式):
$$
text{Resource Utilization} = left( frac{text{實際使用量}}{text{總可用量}} right) times 100%
$$
項目管理
衡量團隊成員的工作飽和度,例如:某員工一周工作32小時,總工時為40小時,則利用率為80%。
計算機系統
監測硬件性能,如服務器CPU利用率達90%時可能需擴容,避免系統過載。
環境保護
評估能源或自然資源的消耗效率,如單位GDP能耗指标。
若需進一步了解行業具體案例,可參考資源管理類文獻或工具(如Jira、Prometheus監控)。
woofhangintroductionjusticeenraptureincandescencedanglerDassaultinterchangingsalutesswitchedantivirus softwarehydraulic turbineimmigration lawlegally bindingletter of intentpertussis vaccineshielded cablealleneathymismusdecarbonatedesizerdykeequiblasteslongoodselfheliosphereisoacceptorLSBmetafi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