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jection rate是什麼意思,rejection rate的意思翻譯、用法、同義詞、例句
常用詞典
[工經] 廢品率;報廢率
例句
One firm says the rejection rate for its visa applications has doubled, to 40%.
一家公司稱拒籤率高了一倍,達到40%。
Auto clean, avoid cleaning troubles of ultrasonic cleaner, reduce rejection rate.
自動清洗,解決超聲波清洗難題,減少貼片抛料現象發生。
With such ratio, rejection rate will be reduced and quality of molding sand and casting will be improved.
該配比可降低廢品率,提高型砂和鑄件質量。
In pterygium group, the rejection rate was 17. 6%, and no rejection occurred in corneal dermoid tumor group.
翼狀胬肉組排斥反應發生率為17.6%,角膜皮樣瘤組無一例發生排斥反應。
The technology of traditional quenched and tempered medium carbon steel sliding yoke is very complicated and it has high rejection rate too.
傳統的中碳鋼調質處理滑動叉,工藝複雜、廢品率高。
同義詞
|defective index/rejection ratio;[工經]廢品率;報廢率
專業解析
拒絕率(Rejection Rate) 是質量管理、制造和統計過程控制中的一個核心指标,用于衡量在生産過程或檢驗環節中被判定為不合格(即被拒絕)的産品、部件或樣本數量占總生産量或總檢驗數量的比例。它直接反映了生産過程的輸出質量水平或檢驗标準的嚴格程度。
詳細解釋:
-
核心定義與計算:
拒絕率通常以百分比形式表示,計算公式為:
$$
text{拒絕率} = left( frac{text{被拒絕的項目數量}}{text{檢驗或生産的總項目數量}} right) times 100%
$$
例如,如果一批共生産了 1000 個零件,經過檢驗發現有 25 個不符合規格要求而被拒收,則該批次的拒絕率為 (25 / 1000) * 100% = 2.5%。
-
應用場景與意義:
- 制造業: 在生産線末端或關鍵工序後設置檢驗點,計算拒絕率以監控生産過程的穩定性和能力。高拒絕率表明過程可能存在變異、設備故障、原材料問題或操作失誤,需要采取糾正措施。低拒絕率則通常意味着過程受控且質量良好。它是衡量過程績效和産品質量的關鍵指标之一。
- 質量控制(QC)與統計過程控制(SPC): 拒絕率是 SPC 中用于監控過程是否處于統計受控狀态的重要參數之一。通過持續跟蹤拒絕率的變化趨勢,可以及時發現過程的異常波動。
- 供應鍊管理: 采購方在接收供應商的來料時,會進行檢驗并計算來料拒絕率,以此評估供應商的質量表現。
- 服務業: 概念可延伸應用于服務流程,例如處理申請(如貸款、簽證)時的拒絕率,衡量審批标準或流程效率。
- 醫療領域: 在實驗室檢測或影像診斷中,指樣本因不符合分析要求(如溶血、量不足)而被拒絕進行分析的比例。
-
與相關概念的區别:
- 缺陷率(Defect Rate): 關注的是産品上存在的缺陷數量(一個産品可能有多個缺陷),而拒絕率關注的是因不合格而被拒收的産品/項目數量(一個産品即使有多個缺陷,也隻計為一個被拒項目)。
- 合格率(Yield / Pass Rate): 與拒絕率互補。合格率 = 1 - 拒絕率(當隻考慮“接受/拒絕”二元判定時)。合格率衡量的是被接受為合格品的比例。
權威參考來源:
- 美國質量學會(American Society for Quality, ASQ): ASQ 作為全球領先的質量權威機構,在其術語表和衆多培訓、出版物中詳細定義了拒絕率及其在質量管理和統計過程控制中的應用。其資源強調了拒絕率作為過程績效指标的重要性。來源:ASQ 官網術語庫及相關質量知識體系。
- 國際标準化組織(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ISO): 在 ISO 9000 族質量管理體系标準中,雖然沒有直接給出“拒絕率”的單一公式定義,但其核心原則(如過程方法、基于證據的決策、持續改進)明确要求組織監控過程績效指标。拒絕率是衡量生産過程、檢驗活動有效性的常用且關鍵的符合性指标,用于支持管理評審和持續改進活動。來源:ISO 9000 系列标準(如 ISO 9001:2015)。
- 制造業與工業工程手冊/标準: 許多行業标準和工程參考手冊(如汽車行業的 IATF 16949)都将拒絕率列為關鍵績效指标(KPI),用于内部過程監控和供應商管理。來源:相關行業特定标準及工程實踐指南。
網絡擴展資料
Rejection Rate 的含義及用法解釋如下:
1.基本定義
Rejection Rate 直譯為“拒絕率”或“廢品率”,指在特定場景中被拒絕、剔除或報廢的比率。其具體含義因應用領域不同而有所差異。
2.主要應用領域
(1)制造業/生産領域
- 含義:指生産過程中因質量問題被判定為不合格的産品占總産量的百分比。
- 計算方式:通常以廢品零件定額工時數除以考核期内完成的總定額工時數。
- 相關術語:
- Load rejection(甩負荷):電力系統中突然切斷負載的比率。
- Interference rejection(抗幹擾能力):設備抑制幹擾信號的性能指标。
(2)安全與識别系統
- 含義:指系統錯誤拒絕合法用戶或操作的比率。例如:
- False Rejection Rate (FRR):生物識别系統中合法用戶被錯誤拒絕的概率。
- Nuisance Alarm Rate:探測設備因環境幹擾産生的誤報率。
(3)簽證/申請場景
- 含義:指簽證或申請被官方拒絕的比例。例如,某些國家因材料不全、資質不符等原因導緻的高拒籤率。
3.補充說明
- 同義詞:Defective Index(缺陷指數)可替代“廢品率”。
- 反義概念:Acceptance Rate(接受率)或Pass Rate(通過率)。
如需更完整的行業标準或案例,可參考來源網頁。
别人正在浏覽的英文單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