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rɪˈfleksɪv/ 美:/'rɪˈfleksɪv/
比較級:more reflexive 最高級:most reflexive 複數:reflexives
adj. (詞或詞形)反身的;反射性的,本能反應的;(關系)自反的;考慮自身影響的
n. 反身詞
The reference of the reflexive in this sentence is not obvious and needs to be modified.
這句話中的反身詞的指代對象不明顯,需要進行修改。
Most of the reflexive pronouns in the student's work are wrong.
這位學生的作業中大部分反身代詞的用法都是錯的。
The young man's reflexive reaction made the crowd laugh.
這位年輕人本能反應的動作把圍觀的群衆逗笑了。
In 'He cut himself', 'cut' is a reflexive verb and 'himself' is a reflexive pronoun.
在He cut himself一句中,cut是反身動詞,himself是反身代詞。
The programme tries to make children more rational, less reflexive consumers.
該計劃試圖讓兒童成為更有理智的、反射性反應略少的消費者。
Contemplation becomes reflexive, like breathing.
沉思也變得是反射性的,就像呼吸。
property worksFor is part of reflexive association
屬性 worksFor 是反關聯的一部分
adj.|catoptric/repercussive;[數][物]反身的;反射的
Reflexive 是一個多領域術語,其核心含義均與“自身相關”或“自我指涉”有關,具體可分為以下兩類解釋:
語法學中的“反身”概念
在英語語法中,reflexive 指代反身代詞(如 myself, yourself, himself 等)或反身動詞,表示動作的發出者和承受者是同一主體。例如:
這裡的 "herself" 是反身代詞,強調動作返回到主語本身。
數學中的“自反關系”
在集合論和邏輯學中,reflexive 描述一種二元關系,即集合中的每個元素都與自身相關。形式化定義為:
$$ forall a in A, (a, a) in R $$
例如,實數集的“等于”關系(=)是自反的,因為任何數等于自身。
“reflexive”是一個多義詞,具體含義需根據語境判斷:
形容詞(基本含義)
表示“反射性的”或“反身的”。例如:
語法術語
指“反身的”,用于描述反身代詞(如myself, yourself)或動詞。例如:
數學邏輯術語
描述集合中元素與自身的關系,即“自反性”。例如:
哲學/心理學延伸
表示“内省的”或“自我意識的”。例如:
詞源:源自拉丁語“reflexivus”(反射),與動詞“reflect”(反映)相關。
常見搭配:reflexive pronoun(反身代詞)、reflexive verb(反身動詞)、reflexive relationship(自反關系)。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