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ceivable是什麼意思,receivable的意思翻譯、用法、同義詞、例句
receivable英标
英:/'rɪˈsiːvəbl/ 美:/'rɪˈsiːvəbl/
常用詞典
adj. 可接受的;可信的
n. 應收賬款
例句
The figure is based on the profit after tax less the dividend receivable.
該數字基于稅後利潤減去應收股利。
Handle apply at account receivable.
處理應收帳沖帳。
Data from accounts receivable and accounts payable.
數據,從應收賬款和應付賬款。
In the accounts receivable management is not perfect enough.
其在應收賬款的管理上不夠完善。
Accounts receivable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current assets of enterprises.
應收賬款對企業來說是一項重要的流動資産。
常用搭配
accounts receivable
應收帳款
account receivable
應收帳款
notes receivable
應收票據
receivable account
應收賬款
receivable turnover
應收賬款周轉率
同義詞
adj.|acceptable/trusted/authentic;[廣播][電視]可接受的;可信的
n.|outstanding account;應收帳款
專業解析
應收賬款(Receivable) 是一個會計和金融領域的核心術語,主要指企業在日常經營活動中,因銷售商品、提供勞務等業務,應向購買方或接受服務方收取但尚未實際收到的款項。它代表了企業擁有的、在未來特定日期可以轉化為現金的一項流動資産。
其核心含義和要點包括:
-
資産屬性:
- 應收賬款是企業的一項資産,記錄在資産負債表的“流動資産”科目下。它代表企業未來預期會收到的現金流入。
- 其産生源于企業的信用銷售行為,即允許客戶在收到商品或服務後的一段時間内(信用期内)付款。
-
産生原因:
- 銷售商品: 最常見的情況。例如,批發商将貨物發給零售商,約定30天後付款,這筆待收貨款即為應收賬款。
- 提供勞務/服務: 如咨詢公司完成項目後,向客戶開具賬單,約定60天内付款,該待收服務費也構成應收賬款。
- 其他經營活動: 如應收的租金、利息、股利等(有時會單獨列示)。
-
與“應收票據”的區别:
- 應收賬款通常指建立在口頭協議或簡單銷售合同基礎上的債權,沒有正式的書面付款承諾(如票據)。
- 如果客戶籤發了商業彙票(如銀行承兌彙票、商業承兌彙票)作為付款承諾,則這筆債權應歸類為“應收票據”,它比一般的應收賬款具有更強的法律保障和流動性(可貼現融資)。
-
會計處理與估值:
- 應收賬款在銷售實現(商品所有權轉移或服務提供完成)時,按公允價值(通常是合同約定的交易價格)确認入賬。
- 由于并非所有應收賬款都能全額收回(存在壞賬風險),企業需要根據曆史經驗和當前情況,計提壞賬準備。資産負債表上列示的應收賬款通常是扣除壞賬準備後的淨額(Net Receivables)。
- 壞賬準備的計提體現了會計的謹慎性原則。
-
管理的重要性:
- 應收賬款管理是企業營運資金管理的關鍵環節。高效的應收賬款管理能加速現金回流,減少資金占用,降低壞賬損失風險。
- 管理措施包括: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進行客戶信用評估、及時開具發票、積極跟蹤催收、定期進行賬齡分析等。
權威參考來源:
- 中國企業會計準則: 作為中國會計工作的基本規範,其相關章節(如《企業會計準則第22號——金融工具确認和計量》、《企業會計準則第14號——收入》等)對金融資産(包括應收賬款)的确認、計量和信息披露有明确規定。財政部會計準則委員會網站提供了準則的權威文本和解釋(http://www.casc.org.cn)。
- 國際財務報告準則: IFRS 9 “Financial Instruments” 和 IFRS 15 “Revenue from Contracts with Customers” 是全球廣泛采用的會計準則,對金融資産(含應收賬款)的會計處理提供了國際标準框架。國際會計準則理事會網站是權威來源(https://www.ifrs.org)。
- 專業會計教材與機構: 如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編寫的教材、美國注冊會計師協會的相關指引等,均對“應收賬款”的概念、确認、計量、報告和管理有詳細闡述。
總結來說,“Receivable”(應收賬款)是企業因賒銷而形成的、對其他主體的貨币索取權,是預期能在短期内(通常一年内或一個營業周期内)變現的重要流動資産,其管理效率和估值準确性直接影響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 如需應用于具體業務決策或會計處理,建議咨詢專業會計師或查閱最新的權威會計準則。
網絡擴展資料
“Receivable” 是一個會計和財務領域的常用術語,具體含義如下:
1.詞性與基本定義
- 形容詞:表示“應收的”,指企業已通過銷售商品或服務産生、但尚未實際收到的款項。
- 例:The receivable amount is due within 30 days.(應收金額将在30天内到期。)
- 名詞(複數形式:receivables):指企業擁有的應收賬款資産。
- 例:The company’s receivables increased by 10% this quarter.(公司本季度應收賬款增長了10%。)
2.會計場景中的核心概念
- 應收賬款(Accounts Receivable):屬于資産負債表中的流動資産,記錄客戶未支付的賒銷款項。
- 票據應收款(Notes Receivable):指有書面承諾(如彙票)的應收款項,通常附帶利息。
3.關鍵特征
- 信用交易:基于對客戶的信任,允許延遲付款。
- 流動性:短期内(通常一年内)可轉化為現金。
- 壞賬風險:存在客戶違約無法支付的可能性,需計提壞賬準備。
4.相關術語對比
- 反義詞:應付賬款(Payable),即企業欠供應商的款項。
- 關聯概念:應收賬款周轉率(衡量回款速度的財務指标)。
5.使用場景舉例
- 財務報表:“Accounts receivable turnover ratio reflects collection efficiency.”(應收賬款周轉率反映回款效率。)
- 商業談判:“We offer flexible receivable terms to long-term partners.”(我們對長期合作夥伴提供靈活的應收款條件。)
如果需要更具體的行業案例或會計處理細節,可結合上下文進一步說明。
别人正在浏覽的英文單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