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ˈprʌʃə/
n. 普魯士
East Prussia and the rest of Germany were separated, in 1919, by the Polish Corridor.
1919年,波蘭走廊把東普魯士和德國其他地方分隔開了。
Hanover was incorporated into Prussia in 1886.
漢諾威市于1886年并入普魯士。
These were appareled after the fashion of Prussia.
這些服裝都是仿照普魯士式樣設計的。
The core of Germany is Prussia.
德國的核心是普魯士。
To restore the glory of Prussia!
要恢複普魯士的榮光!
普魯士(Prussia)是歐洲曆史中具有重要影響力的政治實體,其概念包含地理、文化和政權三重維度。該名稱源于波羅的海沿岸的古普魯士人部落,後演變為德意志地區的核心力量。
地理與族群起源
古普魯士人屬于波羅的語族,13世紀被條頓騎士團征服并基督教化。騎士團建立的"普魯士騎士團國"成為後來普魯士王國的基礎。
政權發展階段
1701年勃蘭登堡選帝侯腓特烈三世加冕為"普魯士國王",标志着普魯士王國的正式成立。18世紀通過三次西裡西亞戰争和瓜分波蘭,領土擴張至27萬平方公裡。
軍事與行政特征
普魯士以"軍國主義"聞名,腓特烈二世改革建立歐洲最精良的常備軍。首創文官考試制度,實施宗教寬容政策,成為啟蒙運動的重要實踐地。
文化貢獻
普魯士科學院孕育了萊布尼茨、康德等思想家,柏林洪堡大學開創現代研究型大學模式。建築領域發展出獨特的普魯士巴洛克風格。
曆史終結
1871年成為德意志帝國主導力量,一戰結束後王國解體。1947年同盟國管制委員會第46號令正式廢除普魯士建制。
本詞條内容綜合參考《不列颠百科全書》、德國曆史研究所檔案及《劍橋歐洲近代史》等權威資料編纂。
Prussia(普魯士)是歐洲曆史上的重要政治實體,其含義和背景可綜合多個來源解釋如下:
Prussia指代17-19世紀存在于歐洲北部的王國,核心區域覆蓋現今德國北部和波蘭北部。其名稱源自古普魯士語“Prūsa”,拉丁語中亦稱“Borussia”。
鼎盛時期領土包括:
"Hanover was incorporated into Prussia in 1886."(漢諾威于1886年并入普魯士)。
如需進一步了解曆史細節,可參考權威曆史文獻或學術資料。
bybathon one's ownproperlydaydreamyou betboundarydiplomata far cry frommightyobstructionjingleaccruedcalmedforestedwateredgive adviceintimate contactsewing threadstatistical inferencethe Green Olympicsacidomycinantiparallelargyrolbyningammadionhighstandisoriboflavinkerionlani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