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prəˈtæɡənɪst/ 美:/'prəˈtæɡənɪst/
主人公
複數:protagonists
TOEFL,GRE,SAT
n. 主角,主演;主要人物,領導者
The students are protagonists of the protest march.
學生是抗議遊行的主要參與者。
The protagonist of this novel is a stingy old man.
這篇小說的主人公是一個吝啬的老頭。
He is a protagonist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他是環境保護的倡導者。
The chief protagonists in the row are Visa and Mastercard, the world's leading credit card brands.
這場糾紛的主角是世界兩大信用卡品牌 維薩和萬事達
However, its radical take on the female protagonist canonized it as a pioneering feminist text.
然而,書中對女主人公形象獨到的诠釋使人們将其奉為女性主義的先驅之作。
Born with a dicky heart, his protagonist was not supposed to live past the age of 30.
由于虛弱的心髒,他的主角本應活不過30歲。
Rebecca West wrote a good many novels and one in particular called The Return of the Sol***r, the protagonist of which is also a traumatized war victim.
麗貝卡·韋斯特寫了很多小說,其中有一本叫《軍士翻箱》,書中的主人公也是一個飽受創傷的戰争受害者。
The protagonist Emily is endowed with the images of protecter of the tradition, and its convict, beneficiary and revolter.
主人公愛米麗同時具有傳統的維護者、囚徒、受益人和反抗者多個身份。
Her main protagonist is Thomas Cromwell.
她書中的主人公是托馬斯·克倫威爾。
The milk-carton protagonist even has its own fan site.
這盒卡通牛奶盒甚至還有它自己的粉絲網站。
n.|leader/Moses;主角,主演;主要人物,領導者
protagonist的詳細解釋
在文學與叙事領域,protagonist(主角)指故事中推動情節發展的核心人物,通常承載着主要目标或沖突。該詞源自希臘語“prōtagōnistēs”,原意為“第一演員”或“主要行動者”。
傳統定義
protagonist是作品的核心角色,其決策與行為直接影響故事走向。例如,莎士比亞戲劇《哈姆雷特》中的哈姆雷特,既是矛盾的中心,也是觀衆情感投射的對象(來源:牛津英語詞典)。
現代擴展含義
在非文學語境中,protagonist可指代某一事件、運動或變革中的關鍵人物。例如,環保活動家格蕾塔·通貝裡常被稱為“全球氣候行動的主角”(來源:Merriam-Webster詞典)。
與反派的關聯性
主角常與antagonist(反派)形成對立,但兩者并非絕對善惡。現代叙事更強調角色的複雜性,如《蝙蝠俠》中小丑作為反派,實際深化了蝙蝠俠作為主角的内心掙紮(來源:Literary Devices術語庫)。
多主角與集體主角
部分作品采用多主角結構(如《權力的遊戲》),或群像叙事(如《東方快車謀殺案》中的乘客群體),此時“集體主角”共同承擔叙事功能(來源:斯坦福文學百科全書)。
該詞的使用需結合具體語境,但其核心始終圍繞“主動性”與“影響力”,是分析叙事結構的關鍵術語。
單詞protagonist 的詳細解釋如下:
Protagonist 指故事、戲劇、小說或電影中的核心角色,即推動情節發展的主角。其核心特質包括:
源自希臘語πρωταγωνιστής(prōtagōnistēs):
若需進一步了解該詞在具體作品中的運用,推薦閱讀經典文學分析或影視評論。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