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産兒室;早産的嬰兒
Even very young premature babies respond to their mother's presence.
即使很小的早産兒也會對母親的在場有所反應。
Premature babies have to be fed intravenously.
早産兒必須通過靜脈輸入來喂食。
Premature babies can be warmed with incubators.
早産兒可在恒溫箱内保溫。
Premature babies are kept alive in incubators.
早産嬰兒放在保溫箱裡保育。
We doctors see the premature babies in intensive care.
他還說,“我們醫生看到不足月的嬰兒受到了特殊護理。”
早産兒(premature babies)是指胎齡未滿37周便出生的新生兒。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定義,早産可分為極早産(<28周)、中期早産(28-31周)和晚期早産(34-36周)三種類型。這類嬰兒因器官發育未成熟,常面臨以下挑戰:
生理特征
早産兒體重多低于2500克,皮膚薄嫩呈膠質狀,呼吸系統尚未形成足夠表面活性物質。世界衛生組織統計顯示全球每年約1500萬早産兒,占總出生人口的10%。
常見健康問題
包括呼吸窘迫綜合征、腦室内出血、壞死性小腸結腸炎等。美國兒科學會指出,胎齡越小者發生視網膜病變風險越高,需定期眼科監測。
醫療護理措施
現代新生兒重症監護(NICU)采用袋鼠式護理、持續氣道正壓通氣等技術。梅奧診所研究表明,母乳喂養可降低60%壞死性小腸結腸炎發生率。
長期發育支持
約25%的極早産兒會出現神經發育障礙。美國國家兒童醫院建議通過物理治療和早期幹預改善運動及認知功能。
“Premature babies”指早産兒,即胎齡未滿37周(正常孕期為40周)就出生的嬰兒。以下是詳細解釋:
早産兒因器官發育未完全成熟,通常需特殊醫療護理(如保溫箱、呼吸支持等)。例如:
“Premature babies are kept alive in incubators.”(早産兒需在保溫箱中存活)
常見于醫學文獻、母嬰健康指南等,如描述早産兒護理或并發症(如呼吸系統發育不全)。
如需進一步了解早産兒護理,可參考醫學權威資料。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