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ˈpɒstʃəleɪt/ 美:/'ˈpɑːstʃəleɪt; ˈpɑːstʃələt/
假定
過去式:postulated 過去分詞:postulated 現在分詞:postulating 第三人稱單數:postulates 複數:postulates
TOEFL,GRE
vt. 假定;要求;視…為理所當然
n. 基本條件;假定
We can postulate a coefficient and apply it to this formula.
我們可以假定一個系數,應用到這個公式中。
This postulate is based the law of gravity.
這個假設是基于萬有引力定律的。
The much-loved priest was postulated by the Vatican.
這個備受愛戴的牧師被梵蒂岡提名擔任聖職。
It was the Greek astronomer, Ptolemy, who postulated that the earth was at the centre of the universe.
是希臘天文學家托勒密假定地球是宇宙的中心
The universe encompasses all of space and time we know, so it is beyond the realm of the Big Bang model to postulate what the universe beyond our horizon is.
宇宙包含我們所知的所有空間和時間,所以要求用大爆炸模型解釋我們視界之外的宇宙超出了這個模型的限定範圍。
Let's postulate that she is a cook.
我們假定她是一位廚師。
And postulate number five is some of Bohr's early genius.
假設五中涉及到的,是些波爾的早期成就。
If you postulate the force like that it explains the phenomena.
如果你假設這個力的存在那就能解釋一些現象了。
Out of postulate three it says Newtonian mechanics applicable.
從假設3我們可以知道,牛頓力學在這兒是適用的。
vt.|require/exact/desire;假定;要求;視…為理所當然
n.|perhaps/assumption;基本條件;假定
Postulate(名詞/動詞)是邏輯學、數學及科學領域中常用的術語,主要指作為推理基礎而提出的基本假設或公理,其真實性通常被視為自明或暫時無需證明的。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作為名詞
Postulate指在理論體系中作為邏輯起點的假設或公理,例如幾何學中的“兩點确定一條直線”。這類假設不依賴其他命題,但能推導出後續結論。例如,愛因斯坦狹義相對論基于“光速不變原理”這一公理性假設(來源:Stan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作為動詞
表示“提出未經證實的假設”,強調在缺乏直接證據時暫時接受某個前提。例如:“量子力學理論中,科學家常postulate微觀粒子的波粒二象性以解釋實驗現象”(來源:Merriam-Webster)。
與“hypothesis”的區别
Postulate更強調作為基礎的自明性,而hypothesis通常指需要驗證的具體科學假設。例如,歐幾裡得幾何的公理(postulates)與“宇宙膨脹假說”(hypothesis)適用場景不同(來源:Oxford Learner’s Dictionaries)。
該詞源自拉丁語“postulare”(要求),現多用于學術語境,尤其在數學證明和理論構建中體現其權威性與必要性。
“Postulate” 是一個多用途的詞彙,既可作動詞也可作名詞,常見于學術、科學和哲學語境中。以下是詳細解釋:
動詞(Verb)
表示“假設、假定某事物為真(尤其作為理論或論證的基礎)”,通常帶有“無需證明而被接受”的隱含意義。
名詞(Noun)
指“被假定為真理的前提或原則”,尤其在數學、邏輯學和哲學中作為推理的起點。
若需進一步了解具體領域(如數學公理化體系)中的用法,可提供更針對性的說明。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