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ˌpiː em ˈaɪ/
abbr. 采購經理人指數(Purchasing Managers' Index);程式管理指令(program management instruction);美國項目管理協會(Project Management Institute);材料可靠性鑒别(positive material identification)
Reproduced here by permission of the PMI.
得到PMI的許可在這裡進行了再版。
Get PMI data from an individual mbean.
從單個mbean中獲取PMI數據。
The only exceptions are PMI-related classes.
唯一的例外是與pmi相關的類。
Step 4: Get PMI data from an individual mbean.
步驟4:從單個MBean獲取PMI數據。
Get individual PMI counters from a Stats object.
從Stats對象獲取各種PM i計數器。
采購經理人指數(Purchasing Managers' Index,PMI)是衡量制造業和服務業經濟活動的重要先行指标,通過調查企業采購經理對生産、訂單、庫存等關鍵環節的評估編制而成。其計算方式基于以下五項指标加權平均得出:新訂單(30%)、生産(25%)、雇員(20%)、供應商配送時間(15%)和原材料庫存(10%),計算公式為:
$$
PMI = (P_1 times 30%) + (P_2 times 25%) + (P_3 times 20%) + (P_4 times 15%) + (P_5 times 10%)
$$
其中$P_1$至$P_5$代表各分項指标的擴張或收縮狀态。
PMI以50為“榮枯線”,高于50表明經濟擴張,低于50則反映收縮。例如,中國國家統計局發布的官方制造業PMI和財新制造業PMI是市場判斷宏觀經濟走勢的核心依據。根據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數據,2023年6月中國制造業PMI為49.0%,表明制造業活動短期承壓。
該指數被全球央行、金融機構廣泛用于預測GDP增速、制定貨币政策。以美國為例,供應管理協會(ISM)發布的PMI若持續高于55,可能預示美聯儲加息概率上升。國際貨币基金組織(IMF)的研究表明,全球PMI聯動性在貿易依存度高的經濟體中尤為顯著。
PMI(Purchasing Managers' Index)即采購經理指數,是衡量經濟活動的關鍵指标,具體解釋如下:
PMI通過對企業采購經理的月度調查彙總編制而成,反映經濟變化趨勢,是國際上通用的宏觀經濟監測指标。其數值範圍在0-100%之間,50%為擴張與收縮的臨界點:高于50%表示經濟擴張,低于50%則表明收縮。
若需進一步了解經濟指标的應用,可參考來源中的高權威性網頁(如、4、6、9)。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