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ngpong是什麼意思,pingpong的意思翻譯、用法、同義詞、例句
pingpong英标
美:/'ˈpɪŋpɑːŋ/
常用詞典
乒乓球
例句
I think Bo has a pingpong bat.
我認為鮑勃有一個乒乓球拍。
Mark:So why not play pingpong?
馬克:那打乒乓球吧!
She plays pingpong very well .
她乒乓球打得很好。
I think Bo has a pingpong bat .
我認為鮑勃有一個乒乓球拍。
Pingpong is very popular in China.
在中國,乒乓球很流行。
常用搭配
play pingpong
打乒乓
同義詞
n.|table tennis ball/table-tennis;乒乓球;桌球
專業解析
"Pingpong"(乒乓球)是源于19世紀末英國的室内球類運動,其名稱源自球體撞擊球拍和球台時發出的拟聲詞"ping"和"pong"。作為全球普及度最高的運動之一,它于1988年正式成為奧運會比賽項目。
在競技層面,國際乒聯(ITTF)将其定義為"使用球拍在中間有網的球台上進行擊打的運動",運動員需運用旋轉控制、快速反應和戰術組合等技術要素。标準球台尺寸為2.74米×1.525米,球體直徑40毫米,重量2.7克。
該運動在中國具有特殊地位,自1959年容國團首獲世界冠軍以來,中國運動員已累計斬獲超過150枚奧運獎牌。現代乒乓球技術體系包含弧圈球、快攻和削球三大主流打法,最高球速紀錄達到每小時112.5公裡。國際賽事采用11分制和三局兩勝/五局三勝賽制,球體材料經曆從賽璐珞到高分子聚合物的革新,球拍膠皮則分化出反膠、正膠和長膠等專業類型。
作為文化交流載體,乒乓球曾在中美建交過程中發揮"小球轉動大球"的外交作用。據國際乒聯統計,全球現有超過3億人參與此項運動,其運動強度經測算相當于每小時消耗300-400千卡熱量。
網絡擴展資料
Pingpong(拼寫變體:ping-pong,中文譯作“乒乓球”)是一個英語拟聲詞,指一種球類運動或運動器材。其核心含義與用法如下:
1.詞義與定義
- 運動定義:
Pingpong是乒乓球運動的通用名稱,與 table tennis 同義,但更口語化。其名稱源于擊球時發出的“乒乒乓乓”聲,由美國制造商于20世紀初注冊商标 Ping-Pong 後推廣。
- 器材相關:
- pingpong ball:乒乓球(空心輕質球體)
- pingpong table:乒乓球台
- pingpong bat:乒乓球拍(直拍為 penhold grip,橫拍為 shakehand grip)
2.拼寫與用法差異
- 拼寫形式:
- Pingpong:連寫形式,常見于非正式場合。
- Ping-Pong:帶連字符形式,原為注冊商标(需大寫),但實際使用中常小寫。
- table tennis:國際賽事和正式文件的官方名稱,用于規避商标糾紛。
- 語義延伸:
- 比喻“反複推诿”(如 political ping-pong 指政策推诿)。
- 拟聲詞:形容物體快速交替碰撞的聲音(如 The ball pingponged between players)。
3.詞源與文化背景
- 曆史起源:
19世紀末,英國大學生将網球改良為室内餐桌運動,初稱 Indoor Tennis;1900年美國制造商以擊球聲注冊商标 Ping-Pong,後傳入中國音譯為“乒乓球”。
- 文化符號:
- 中國“國球”:中國選手在國際賽事中表現卓越,推動其全球影響力。
- 流行文化:如卡通《大力水手》中吃菠菜打乒乓的橋段,強化其“活力”象征。
4.搭配與例句
- 運動場景:
- play pingpong(打乒乓球)
- mixed doubles pingpong(乒乓球混雙)
- pingpong diplomacy(乒乓外交,1971年中美建交前奏)
- 例句參考:
- Kong Linghui is one of the best pingpong players in the world.(孔令輝是世界頂尖乒乓球運動員之一)
- The weather keeps ping-ponging between hot and cold.(天氣在冷熱間反複橫跳)
5.擴展知識
- 賽事術語:
- set(局,原為21分制,現改為11分制)
- serve(發球), timeout(暫停)
- 語言趣聞:
日語稱乒乓球為“卓球”(takkyū),而中文保留音譯“乒乓球”,成為少數直接音譯運動名稱的案例。
如需進一步了解賽事規則或曆史事件,可參考國際乒聯(ITTF)資料或文化紀錄片。
别人正在浏覽的英文單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