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ragmosome是什麼意思,phragmosome的意思翻譯、用法、同義詞、例句
常用詞典
n. [細胞] 成膜粒;隔膜
例句
In addition to phragmosome formation, preprophase is characterized by the formation of a ring of microtubules and actin filaments.
除了組塊形成外,前期還以微管環和肌動蛋白絲的形成為特征。
同義詞
n.|diaphragm/septum;[細胞]成膜粒;隔膜
專業解析
Phragmosome(成膜體)是植物細胞在進行有絲分裂(細胞分裂)的早前期(prophase)階段,在細胞質中出現的一個臨時性的、平闆狀的結構。它的形成标志着細胞為隨後的胞質分裂(将細胞質分割成兩部分)做好了準備。
其詳細含義和特點如下:
-
結構與組成:
- Phragmosome 主要由成膜體微管(phragmoplast microtubules)組成。這些微管在細胞未來的分裂平面(赤道面)上平行排列,形成兩個相對的陣列(分别來自未來的兩個子細胞)。
- 微管陣列之間包裹着細胞質、高爾基體囊泡(内含構建細胞壁的物質,如纖維素等)、内質網片段以及其他細胞器。
- 因此,它呈現為一個橫貫細胞中央的、相對緻密的平闆狀區域。
-
功能與作用:
- 指導細胞闆形成:這是 Phragmosome 最主要的功能。它作為一個支架或平台,引導來自高爾基體的囊泡向其中心區域運輸和融合。這些囊泡融合後形成細胞闆(cell plate),細胞闆最終将擴展并與母細胞的細胞壁融合,從而将細胞質一分為二,形成兩個子細胞。
- 确定分裂平面:Phragmosome 的定位和方向決定了細胞分裂平面的位置和方向,對植物組織的形态建成和細胞排列至關重要。
- 組織細胞器:在分裂過程中,Phragmosome 有助于組織細胞器(如線粒體、質體等)在未來的兩個子細胞中的分配。
-
生命周期:
- Phragmosome 在有絲分裂前期開始形成并逐漸變得明顯。
- 在有絲分裂後期和末期,隨着紡錘體的變化,phragmosome 微管重組并集中到赤道面,phragmosome 結構進一步發展成熟,開始引導細胞闆的形成。
- 一旦細胞闆形成并開始擴展,phragmosome 結構本身就會逐漸消失,其微管等成分會被回收利用。最終,細胞闆發展成新的細胞壁,完成胞質分裂。
Phragmosome 是植物細胞有絲分裂過程中一個關鍵的、動态的臨時結構。它由成膜體微管、囊泡和細胞質組成,在細胞赤道面形成平闆狀結構。其核心功能是作為向導和平台,引導運輸囊泡融合形成細胞闆,從而精确地将細胞質分割成兩個子細胞,并決定了細胞分裂平面的位置。它是植物細胞完成胞質分裂不可或缺的環節。
來源參考:
- 植物細胞生物學經典教材,如 Gunning, B. E. S., & Steer, M. W. (1996). Plant Cell Biology: Structure and Function. Jones & Bartlett Learning. (該教材詳細描述了細胞周期和胞質分裂過程)
- 權威植物學線上資源,如 The Plant Cell 期刊中關于細胞分裂機制的綜述文章(可通過學術數據庫如PubMed檢索)。
網絡擴展資料
phragmosome(成膜粒/成膜體)是植物細胞有絲分裂過程中出現的臨時結構,主要功能是引導細胞闆的形成,從而完成細胞質的分割。以下是詳細解釋:
-
基本定義
該術語源自希臘語“phragmos”(分隔)和“soma”(體),指在細胞分裂前期,細胞質中由微管、膜泡等物質聚集形成的橫向結構,标記未來細胞闆的位置。
-
功能與作用
- 确定分裂平面,确保子細胞均等分配細胞質和細胞器;
- 為後續成膜體(phragmoplast)的形成提供支架,促進細胞壁物質的定向運輸。
-
與其他結構的區别
- 成膜體(phragmoplast):分裂後期出現,直接參與細胞闆擴展;
- phragmosome:更早形成,屬于分裂平面的定位結構,兩者協同完成胞質分裂。
-
翻譯說明
中文譯名存在“成膜粒”和“成膜體”兩種表述,需結合上下文區分。在植物學文獻中,更傾向使用“成膜體”以避免與“phragmoplast”混淆。
建議進一步查閱《植物細胞生物學》教材或專業詞典獲取圖示及分子機制細節。
别人正在浏覽的英文單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