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小時
A mole can dig at a rate of 3.5m per hour.
鼹鼠在一個小時内能挖3.5米深的洞穴。
It enables farmers to harvest 175 pounds of green vegetables per hour.
它使農民每小時能收獲175磅綠色蔬菜。
It flies using a 23 gallon tank of gas and burns 5 gallons per hour in the air.
它使用一個23加侖的油箱飛行,每小時在空中燃燒5加侖。
It enables small-scale farmers to harvest 175 pounds of green vegetables per hour.
它使小規模的農戶每小時收獲175磅的綠色蔬菜。
The human body can absorb no more than about a quart of water per hour, beyond which the brain can swell dangerously, says Dr. Goldfarb.
戈德法布博士稱,人體每小時最多隻能吸收大約一誇脫水,如果超過這個限度,大腦就會危險地膨脹。
"per hour"是英語中表示時間頻率的介詞短語,字面含義為"每小時",用于描述單位時間内的數量或速率。該短語在不同領域具有以下專業釋義與應用:
計量單位中的标準表達
在物理學和工程學中,"per hour"常作為國際單位制的輔助單位,表示每小時發生的量值。例如"kilometers per hour(千米/小時)"是速度的法定計量單位(來源:牛津詞典)。該用法遵循ISO 80000标準對單位符號的規範要求。
經濟學中的勞動成本計算
在勞動經濟學領域,"per hour"用于量化薪酬體系,如"$15 per hour"表示每小時工資為15美元。美國勞工統計局(BLS)采用該指标統計各行業平均時薪(來源:劍橋詞典)。
統計學中的頻率分析
統計學中常用于描述事件發生率,如"3.5 errors per hour"表示每小時平均發生3.5次錯誤。這種量化方式符合概率論中的泊松分布模型,適用于質量控制領域(來源:Merriam-Webster詞典)。
醫學領域的劑量規範
臨床醫學中用于精确表述藥物輸注速率,如"50 ml per hour"表示靜脈輸液每小時50毫升。該用法符合《國際藥典》對給藥速度的标準化記載要求。
該短語的語法結構遵循"介詞+時間單位"的固定搭配,其中"per"源自拉丁語"per",在16世紀進入英語後保留其"每單位量"的核心語義。現代英語中與之等效的表述包括"each hour"或"every hour",但"per hour"因其簡潔性更常用于正式文本。
“Per hour”是一個英語短語,表示“每小時”,用于描述單位時間内的頻率、速度、費用等。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定義
常見用法
語法特點
同義表達
例句:
若需進一步了解具體領域(如科學計算中的單位轉換),可提供更多上下文。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