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物] 臭氧層
The ozone layer screens out dangerous rays from the sun.
臭氧層能遮擋住來自太陽的有害射線。
It is widely known that CFCs can damage the ozone layer.
衆所周知氯氟烴會破壞臭氧層。
The ozone layer shields the earth from the sun's ultraviolet rays.
臭氧層保護地球不受太陽紫外線的輻射。
They will press for international action to safeguard the ozone layer.
他們将竭力要求國際行動來保護臭氧層。
But the ozone layer is not yet safe.
但是即使如此,臭氧層依然沒有獲得安全保障。
|ozonosphere/depleting;[地物]臭氧層
臭氧層(Ozone Layer)是地球大氣平流層中富含臭氧(O₃)的氣體層,距離地表約15至35公裡。其核心功能是吸收太陽輻射中約97%-99%的紫外線(主要為UV-B和UV-C波段),保護地球生物免受輻射傷害。以下從科學機制、環境意義與保護進程三方面展開:
科學組成與作用機制
臭氧分子由三個氧原子組成(化學式O₃),通過查普曼機制(Chapman cycle)在平流層動态生成與分解:
$$ text{O}_2 + text{光子} rightarrow 2text{O} text{O} + text{O}_2 rightarrow text{O}_3 $$
該循環可過濾波長280-315nm的UV-B紫外線,顯著降低皮膚癌和白内障發病率(世界衛生組織,2023)。
環境危機與人類幹預
20世紀80年代科學家發現南極春季臭氧濃度驟降(即“臭氧空洞”),主因是人造氯氟烴(CFCs)釋放氯原子催化分解臭氧(NASA衛星觀測數據)。1987年《蒙特利爾議定書》全球禁用CFCs後,臭氧層以1%-3%/十年的速度恢複(聯合國環境署2023評估報告)。
持續監測與全球協作
世界氣象組織通過全球臭氧觀測系統(GAW)持續監測,2025年最新數據顯示中緯度地區臭氧水平已恢複至1980年基準值80%。這一成果被聯合國列為“迄今最成功的國際環境協定案例”(世界氣象組織,2025)。
Ozone Layer(臭氧層)是地球大氣層中位于平流層(距地表約20-30公裡)的一層特殊區域,主要由臭氧(O₃)分子構成。以下為詳細解釋:
定義與功能
臭氧層通過吸收太陽輻射中大部分有害的紫外線(UV-B和UV-C),保護地球生物免受輻射傷害。其臭氧濃度雖低(約百萬分之幾),但對生命至關重要。
臭氧層空洞問題
人類活動釋放的氯氟烴(CFCs)等物質會破壞臭氧分子,導緻臭氧層變薄甚至形成“空洞”(如南極上空的空洞)。這一現象曾引發全球關注。
修複進展
據聯合國報告,通過《蒙特利爾議定書》等國際協議限制有害物質後,臭氧層正以每十年1%-3%的速度緩慢修複,預計本世紀中葉可能完全恢複。
相關詞彙擴展
如需進一步了解臭氧層空洞的分布或修複機制,可參考權威環境科學文獻或國際組織報告。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