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əʊvəɡleɪz/ 美:/',ovə'ɡlez/
過去式 overglazed 過去分詞 overglazed 現在分詞 overglazing 複數 overglazes 第三人稱單數 overglazes
n. (陶器釉面上的)彩繪;(陶器釉面上的)第二層釉
v. 塗外層釉于
adj. (繪畫、印花等)做在釉面上的;塗外層釉的
But the surface of overglaze ceramics is uneven. Overglaze ceramics have exceeded risks of heavy metals.
而釉上彩陶瓷制品表面有凹凸不平,有重金屬超标的隱患。
A Chinese Imari deep dish painted with underglaze blue and with overglaze gilding and iron red decoration.
一件中國版伊萬裡深口盤,釉下藍彩配以釉上镏金和紅彩。
The performance of leadless and cadmiumless fluxing agent for overglaze colors was investigated through orthogonal experiments.
運用正交實驗方法對無鉛無镉釉上彩熔劑性能進行研究。
But the mineral phase of part of Yuan dynasty's overglaze color is mainly hematite, the decorative pattern of which is of deep red color.
但是部分元代樣品色層在釉上,部分釉上彩色層物相是以赤鐵礦為主,花紋呈鐵紅色。
The Outlines were then coloured in with red, yellow, green and aubergine overglaze enamels, and the object was fired again at a lower temperature.
然後輪口就轉為紅、黃、綠、紫交雜的瓷釉,然後再用低溫燒制。
Overglaze(釉上彩) 是一種用于陶瓷裝飾的關鍵工藝技術,具體指在已經施釉并經過高溫燒制(通常稱為“釉燒”)的陶瓷器表面,再次施加一層或多層釉料或彩料,然後進行第二次較低溫度的燒制(稱為“彩燒”或“烤花”)。這種工藝主要用于增添釉面之上的彩色裝飾。
其核心含義和應用包括:
定義與工藝本質:Overglaze 的核心在于“在已有的釉層之上”(over the glaze)。它是在陶瓷器完成基礎釉燒、形成光滑玻璃質表面後進行的二次裝飾步驟。施加的彩料(如釉上彩顔料、金水、彩繪等)熔點低于基礎釉層,因此需要以相對較低的溫度(通常在 700°C 至 900°C 之間)進行二次燒制,以避免破壞底層釉面 。
裝飾目的:其主要功能是實現精細且色彩豐富的表面裝飾。由于是在堅硬的釉面上作畫或施加彩料,釉上彩技法能夠呈現非常精細的線條、複雜的圖案和更廣泛的色彩(尤其是鮮豔的紅色、粉紅色、金色等,這些顔色在高溫釉下彩中難以穩定呈現)。這使得瓷器表面可以描繪人物肖像、風景畫、花鳥紋飾等高度藝術化的内容。
曆史應用與代表:釉上彩技術在東西方陶瓷史上均有重要應用。
與“Underglaze”(釉下彩)的區别:這是理解 Overglaze 的關鍵。釉下彩(Underglaze)是指在施釉之前将顔料繪制在坯體上,然後覆蓋透明釉一次燒成。顔料被釉層覆蓋保護,耐磨但色彩相對受限(尤其是高溫燒成下)。而釉上彩(Overglaze)是在釉層之上進行裝飾,色彩更鮮豔豐富,但裝飾層暴露在外,相對不如釉下彩耐磨。
特點與局限性:
參考資料來源:
“Overglaze”是一個與陶瓷工藝相關的術語,具體含義和用法如下:
主要用于陶瓷制作,通過疊加釉層實現色彩漸變、圖案疊加等藝術效果。例如在青花瓷上覆蓋透明釉以固定紋樣。
總結來說,“overglaze”是陶瓷工藝中多層施釉的關鍵步驟,兼具功能性與裝飾性。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