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ɔːbɒdɪ/ 美:/''ɔr,bɑdi/
複數 orebodies
n. 礦體
This helps determine how economic the orebody is.
這有助于确定如何為經濟礦體。
The size of the single No. 2 orebody is very small.
單獨存在的“2號礦體”規模很小。
Special drilling or adits outside orebody may be required.
可能要求在礦體外作專門鑽探或坑探。
Strongly altered mylonite is gold orebody and gold mineralized body.
強蝕變糜棱岩即為金礦體及金礦化體。
The positioning prediction of gold orebody is an important and difficult problem.
金礦定位預測是當前成礦預測的研究熱點和難點。
n.|ore block;礦體
礦體(Orebody) 是指地殼中具有經濟開采價值的礦物或金屬元素的天然富集地質體。它是礦床的核心組成部分,其規模、形态、品位(礦石中有用組分的含量)和埋藏條件直接決定了其開采的可行性與經濟價值。以下從地質學角度詳細解釋其關鍵特征:
定義與核心特征
礦體是由一種或多種有用礦物(礦石礦物)在特定地質作用下富集形成的三維空間實體。其邊界由礦石品位達到工業開采要求(即最低工業品位)或礦化明顯減弱的位置界定。礦體通常被不含礦或品位不夠的圍岩所包圍。
來源: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礦産資源計劃對礦産資源的定義與描述框架。
形成過程(成礦作用)
礦體的形成是複雜地質作用的結果,稱為成礦作用。這包括:
來源:《經濟地質學原理》(Principles of Economic Geology)等經典教材對成礦作用的系統分類。
形态與産狀
礦體的形态極其多樣,主要受控于成礦地質構造和圍岩性質,常見類型包括:
來源:礦業與地質勘探領域标準參考書,如《礦床學》中對礦體形态分類的描述。
關鍵評價參數
評估一個礦體的經濟價值主要依據:
來源:國際報告标準如CRIRSCO(礦産儲量國際報告标準委員會)框架下對礦産資源儲量估算和報告的核心要求。
總結來說,礦體是地質成礦作用的産物,是具備特定形态、規模、品位和開采條件的有用礦物富集體,是礦産資源勘查和開發的具體目标對象。
Orebody(發音:英 /ˈɔːbɒdi/,美 /ˈɔːrbɑːdi/)是地質學與采礦學術語,指自然形成的、具有經濟價值的礦物或金屬的聚集區域。以下是詳細解釋:
定義與詞性
形态特征
應用場景
相關術語
若需進一步了解礦體勘探技術或具體案例,可參考地質學專業文獻或詞典來源(如新東方線上詞典、歐路詞典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