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ˌəʊ iː siː ˈdiː/ 美:/'ˌoʊ iː siː ˈdiː/
abbr.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The OECD has 30 members.
經合組織共有30個成員。
On this point, the OECD is sceptical.
在這點上,經合組織持懷疑态度。
The OECD comes to some clear conclusions.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得出了一些清晰的結論。
In 2000 the OECD blacklisted 35 tax havens.
2000年,OECD将35個避稅港列入黑名單。
Innovation, the OECD argues, offers a way out.
經合組織争論到改革提供了一條出路。
oecd country
經濟合作及發展組織國家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簡稱OECD)是由38個市場經濟國家組成的政府間國際組織,成立于1961年9月30日,總部設于法國巴黎。其前身是1948年為執行馬歇爾計劃成立的歐洲經濟合作組織(OEEC)。
該組織三大核心職能包括:
OECD最著名的成果包括發布全球首個《人工智能原則》(2019年),以及主導國際學生評估項目(PISA)。其數據庫涵蓋2000餘個經濟與社會發展指标,被100多個非成員國參考使用。
截至2023年,成員國覆蓋全球60%的GDP總量和18%人口。中國自1995年起與其建立合作關系,雙方在環境政策、創新科技等領域保持密切互動。
OECD(全稱: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是“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的縮寫,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定義與曆史背景
OECD成立于1961年9月30日,總部位于法國巴黎,前身是二戰後為實施馬歇爾計劃而成立的歐洲經濟合作組織(OEEC)。其成立初衷是促進成員國經濟合作,應對全球化挑戰,現已成為全球重要的政府間國際經濟組織。
成員國與職能
權威性與影響力
OECD不提供資金援助,但通過發布高質量研究報告(如《美好生活指數》《經濟展望報告》)為各國政府提供政策參考。其數據和研究方法被廣泛認可,甚至影響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标(SDGs)和世界貿易組織(WTO)的決策。
發音與中文翻譯
與其他組織的區别
不同于世界銀行或國際貨币基金組織,OECD更側重政策分析與經驗共享,例如制定化學品測試指南、能源效率标準等跨領域規範。
擴展知識:中國雖未加入OECD,但與其在科技創新、稅收改革等領域有密切合作。如需更完整成員國列表或最新報告,可參考OECD官網或搜狗百科等來源。
civilizationbenevolenceAlickatrocitiesencrustationgrandmotherlyNaismithnobbleschoonerscramblingsleepoverdisengage fromfilm formingprojector lampresonant frequencyshoot to killspeaking ofandesitebioticalcassationCheloniaclodpollcommiserationCurtissedificatoryelencticgeochronologykimberlitemenorahmolybdenum oxi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