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e是什麼意思,ode的意思翻譯、用法、同義詞、例句
ode英标
英:/'əʊd/ 美:/'oʊd/
常用解釋
賦
類别
GRE
常用詞典
n. 賦;頌歌;頌詩
例句
Ode to a Nightingale is a poem by Keats.
《夜莺頌》是濟慈創作的一首詩篇
The chorus was singing The Ode to Joy.
合唱團那時正在唱着《歡樂頌》。
The hymn, what Milton calls the humble ode, that follows this introduction is the poem that Milton wants to present to the Lord.
這首贊美詩,彌爾頓稱之為“卑微的頌歌”,在其引言之後,是彌爾頓想要呈現給上帝的詩歌。
Now that he has written his Nativity Ode, Milton has fully expunged from his literary system that youthful attachment to the pagan classics.
既然彌爾頓現在已經寫完他的《聖誕清晨歌》,那他就已經從自己的文學體系中除去了年輕時對*********經典作品的依戀。
A classical greek poem modeled on the choric ode and usually having a three-part structure consisting of a strophe, an antistrophe and an epode.
詩歌以便唱歌曲為模式的古希臘詩歌,具有三部分結構,包括向左舞動時唱的詩句,向右舞動時唱的詩句以及抒情詩等三部分。
and Ode Magazine.
歐德雜志?
同義詞
n.|epithalamion/mantra;賦;頌歌;頌詩
專業解析
ode 是一個擁有雙重含義的詞彙,其具體意義取決于它所處的語境領域:
-
文學領域:頌詩
- 核心含義: 指一種正式的、結構精巧的抒情詩體裁。它通常具有莊重、崇高的風格,用以表達對特定主題(如人物、事件、自然、抽象概念)的強烈情感,如贊美、熱愛、敬畏、哀悼或沉思。
- 特點:
- 主題莊重: 常歌頌英雄事迹、神明、自然之美、國家、愛情或深刻的哲理。
- 結構複雜: 傳統頌詩往往有嚴謹的格律、押韻格式和分節結構(如品達式頌歌的三段式結構:詩節、對稱詩節、末節)。
- 情感強烈: 語言富有激情和修辭技巧(如比喻、誇張),旨在喚起讀者的共鳴。
- 曆史與代表:
- 起源于古希臘,代表人物有品達(Pindar,創作頌揚奧林匹克運動會勝利者的頌歌)和賀拉斯(Horace)。
- 在英語文學中,著名作品包括濟慈的《夜莺頌》、《希臘古甕頌》,華茲華斯的《不朽頌》等。
- 來源參考: 關于頌詩(Ode)作為詩歌形式的定義和曆史,可參考《大英百科全書》的相關條目:https://www.britannica.com/art/ode-poetry
-
數學領域:常微分方程
- 核心含義: 是Ordinary Differential Equation 的首字母縮寫,中文稱為常微分方程。
- 定義: 指包含一個未知函數、其自變量(通常隻有一個)以及該未知函數的導數(或微分)的方程。它描述了未知函數與其導數之間的關系。
- 目的: 用于建模和解決自然科學(物理、化學、生物)和工程學中廣泛存在的動态過程,這些過程的變化率(導數)依賴于當前狀态。例如:
- 物體運動(牛頓第二定律)。
- 放射性衰變。
- 種群增長(如馬爾薩斯模型、邏輯斯蒂模型)。
- 電路中的電流變化。
- 彈簧振動。
- 示例:
- 一階ODE:$frac{dy}{dx} + y = e^x$ (描述y關于x的變化率與y本身的關系)
- 二階ODE:$frac{dy}{dx} + omega y = 0$ (描述簡諧振動,如彈簧振子)
- 來源參考: 關于常微分方程(ODE)的基本概念和應用,可參考麻省理工學院開放式課程資料(MIT OpenCourseWare)的數學課程内容:https://ocw.mit.edu/courses/mathematics
總結來說:
- 在文學藝術語境下,ode 指的是一種莊重、結構化的抒情詩體,用于表達深沉的情感或贊美。
- 在數學科學語境下,ODE 是常微分方程 的縮寫,是一種描述單變量函數及其導數關系的方程,是建模動态系統的核心工具。理解該詞的關鍵在于識别其出現的具體領域。
網絡擴展資料
以下是關于單詞"ode" 的詳細解釋:
1.基本定義
Ode 是一個名詞,指頌詩、頌歌 或賦,通常指一種抒情詩體,用于贊美特定的人、事物或抽象概念。其複數形式為odes。
2.起源與發展
- 起源于古希臘,最初用于宗教或世俗儀式中的音樂伴奏朗誦。
- 西方傳統中,分為品達式頌歌(Pindaric ode) 和賀拉斯式頌歌(Horatian ode),前者結構複雜、情感激昂,後者更平緩内斂。
- 英語文學中的著名例子包括濟慈(John Keats)的《夜莺頌》(Ode to a Nightingale)和《秋頌》(Ode to Autumn)。
3.結構與形式
- 古典頌歌多為分節結構,可能包含三段式(正段、反段、合段),如品達的作品。
- 現代頌詩逐漸簡化,但仍保持抒情性和贊美主題,例如貝多芬的《歡樂頌》(Ode to Joy)。
4.代表作品與用法
- 經典案例:
- 濟慈的《夜莺頌》;
- 雪萊的《西風頌》(Ode to the West Wind);
- 貝多芬第九交響曲中的《歡樂頌》。
- 例句:
The poem is entitled "Ode to Skylark".(這首詩題為《雲雀頌》。)。
5.跨文化影響
- 在法語、德語等語言中,ode 也保留“頌詩”含義,如法語 Ode à l'amour(《愛之頌》)、德語 Ode an die Freude(《歡樂頌》)。
總結來看,ode 既是古典詩歌的重要形式,也是現代文藝中表達崇高情感的載體。如需更完整例句或曆史背景,可參考來源網頁。
别人正在浏覽的英文單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