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ceania是什麼意思,Oceania的意思翻譯、用法、同義詞、例句
oceania英标
英:/'ˌəʊsiˈɑːniə; ˌəʊʃiˈɑːniə/ 美:/'ˌoʊʃiˈɑːniə/
常用解釋
大洋洲
類别
高中
常用詞典
n. 大洋洲
例句
This man moved to Oceania last year.
這個人去年搬到了大洋洲。
A young athlete from Oceania is the champion of this competition.
一個來自大洋洲的年輕運動員是本次比賽的冠軍。
This fruit is a specialty of Oceania.
這種水果是大洋洲的特産。
They christened the boat 'Oceania'.
他們把這條船命名為“大洋洲號”。
Comparing stillbirth rates from 1995 to 2009, the least progress has been seen in sub-Saharan Africa and Oceania.
比較了1995年至2009年的死産率之後發現,撒哈拉以南非洲和大洋洲的進展最慢。
Future research will be required to determine if these findings hold true for other territories in Asia and Oceania with similar malaria epidemiology.
還需做進一步研究以确定這些發現是否適用于有類似瘧疾流行病的亞洲和大洋洲。
Is Australia part of Oceania?
澳大利亞是在大洋洲嗎?
Oceania is at war with Eastasia.
大洋國同東亞國作戰。
專業解析
Oceania(大洋洲)是指位于太平洋中部和南部的一大片地理區域,主要由散布在太平洋上的島嶼和大陸組成。它并非一個政治實體,而是一個地理和文化概念,用于描述太平洋中數千個島嶼以及澳大利亞大陸。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
地理範圍與構成:
- Oceania 通常包括四個主要次區域:
- 澳大利亞(Australia):作為唯一的大陸國家,常被視為 Oceania 的核心部分。
- 美拉尼西亞(Melanesia):位于澳大利亞東北部,包括巴布亞新幾内亞、斐濟、所羅門群島、瓦努阿圖等。名稱意為“黑人群島”,居民主要為深色皮膚人群。
- 密克羅尼西亞(Micronesia):位于美拉尼西亞北部和赤道以北,由衆多小島組成,包括帕勞、密克羅尼西亞聯邦、馬紹爾群島、瑙魯、基裡巴斯等。名稱意為“小島群島”。
- 波利尼西亞(Polynesia):位于太平洋東部,形成一個巨大的三角形區域,頂點為夏威夷、新西蘭(Aotearoa)和複活節島(Rapa Nui)。包括薩摩亞、湯加、圖瓦盧、庫克群島、法屬波利尼西亞(塔希提)等。名稱意為“多島群島”。
- 新西蘭(Aotearoa)有時被單獨列出,有時包含在波利尼西亞内。
- 該區域陸地總面積相對較小,但散布在廣闊的太平洋海域上,海洋面積巨大。
-
地質與生态特征:
- Oceania 的島嶼成因多樣,包括大陸島(如新西蘭、新幾内亞)、火山島(如夏威夷、薩摩亞)和珊瑚環礁(如圖瓦盧、馬紹爾群島)。
- 擁有獨特的生物多樣性,特别是澳大利亞和新幾内亞,存在許多特有物種(如袋鼠、考拉、多種鳥類)。許多島嶼生态系統脆弱,易受外來物種入侵和氣候變化影響。
-
文化與人口:
- 文化極其多元,擁有數百種不同的語言和文化傳統。原住民文化(如澳大利亞原住民、新西蘭毛利人、波利尼西亞各族群)曆史悠久且豐富。
- 歐洲殖民曆史(主要是英國、法國、德國、西班牙、美國)對該地區産生了深遠影響,帶來了新的語言(英語、法語等)、宗教(基督教為主)和政治制度(獨立國家、自治領地、屬地等)。
- 人口構成複雜,包括原住民、歐洲後裔、亞洲移民(尤其在斐濟、夏威夷等地)以及混血人口。
-
政治與經濟:
- 包含多個主權獨立國家(如澳大利亞、新西蘭、巴布亞新幾内亞、斐濟、薩摩亞等)以及一些仍與其他國家有關聯的領地(如法屬波利尼西亞、新喀裡多尼亞、關島、美屬薩摩亞等)。
- 經濟結構各異: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經濟發達,以服務業和資源出口為主;許多島嶼國家經濟規模較小,依賴漁業、旅遊業、農業(如椰子、甘蔗)和國際援助。
-
術語辨析:
- Australasia:有時指澳大利亞、新西蘭及鄰近島嶼(如新幾内亞),範圍通常小于 Oceania。
- Pacific Islands:通常指 Oceania 中除澳大利亞(有時也包括新西蘭)以外的島嶼部分。
- Oceania 是涵蓋最廣、最常用的術語,特别是在地理學和人類學領域。
Oceania 是一個廣闊的地理區域,以太平洋水域為核心,囊括了澳大利亞大陸和美拉尼西亞、密克羅尼西亞、波利尼西亞三大群島區。它以其獨特的島嶼生态系統、極其豐富的文化多樣性(融合了深厚的原住民傳統和殖民曆史影響)以及散布在浩瀚海洋中的政治實體而著稱。
來源參考:
- 該定義綜合了地理學、地質學、人類學和政治學對大洋洲區域的普遍認知。權威信息可參考聯合國地理方案、大英百科全書(Encyclopedia Britannica)關于大洋洲的條目、澳大利亞政府外交貿易部(DFAT)對太平洋地區的概述、以及世界銀行關于太平洋島國的報告等。
網絡擴展資料
Oceania(大洋洲) 是地理學術語,其含義可從以下多角度詳細解析:
1.基本釋義
- 詞義:指七大洲之一,由太平洋中部及南部的島嶼和陸地組成,包括澳大利亞、新西蘭、美拉尼西亞、密克羅尼西亞和波利尼西亞等地區。
- 詞源:源自希臘神話中的海洋之神Oceanus(俄刻阿諾斯),拉丁語後綴-ia 表示“土地”,組合意為“被海洋環繞的陸地”。1812年由丹麥地理學家馬爾特·布龍 首次提出。
- 發音:英式音标 [ˌəʊsɪˈɑːnɪə],美式音标 [ˌoʊʃiˈɑːniə]。
2.地理與構成
- 範圍:總面積約897萬平方公裡,是最小的洲,人口稀少(僅次于南極洲)。包含:
- 澳大利亞(主體大陸)
- 三大群島:美拉尼西亞(如斐濟)、密克羅尼西亞(如關島)、波利尼西亞(如夏威夷)
- 新西蘭(南北二島)。
- 與“Australia”的區别:
Australia 常指澳大利亞國家或大陸,而 Oceania 涵蓋更廣,包括周邊島嶼。
3.文化與社會意義
- 生态特征:以海洋島嶼為主,氣候多樣,生物獨特(如考拉、袋鼠)。但受氣候變化威脅,已有1200多種鳥類滅絕。
- 殖民與曆史:歐洲殖民後,原住民文化(如毛利人、波利尼西亞航海文化)與外來文化交融。
- 文學隱喻:喬治·奧威爾《1984》中虛構的極權國家“大洋國”(Oceania),映射地緣政治概念。
4.語言與用法
- 搭配與例句:
- Oceania is the smallest continent.(大洋洲是最小的洲)
- The sweet potato spread to Oceania before Columbus.(甘薯在哥倫布前傳入大洋洲)
- 相關詞彙:
- Oceanic(形容詞):海洋的(如 oceanic climate 海洋性氣候)
- Australasia:狹義的大洋洲,僅含澳大利亞、新西蘭及鄰近島嶼。
5.常見誤區
- “Oceania是國家嗎?”:不是,它是大洲名稱,類似亞洲(Asia)或歐洲(Europe)。
- “Australia和Oceania的區别”:前者側重地理大陸或國家,後者強調以海洋為紐帶的區域整體性。
Oceania 既是地理實體,也是文化符號,承載着海洋文明、殖民曆史與生态多樣性的多重意義。其詞源與神話關聯、範圍界定及文學引用均體現了語言與現實的複雜互動。
别人正在浏覽的英文單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