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njuːteɪt/ 美:/'ˈnjuːteɪt/
過去式 nutated 過去分詞 nutated 現在分詞 nutating 第三人稱單數 nutates
vi. 俯垂;下垂
vi.|droop;俯垂;下垂
nutate(中文譯作“章動”或“點頭運動”)是一個多學科術語,指物體繞軸進行周期性擺動或輕微晃動的現象。該詞源自拉丁語 nutare(意為“點頭”),其核心含義在不同領域存在細化差異:
天文學定義
在地球自轉研究中,nutate特指地軸受月球和太陽引力作用産生的周期性微小擺動。這種現象與地球自轉軸的長期運動(歲差)疊加,形成複雜的空間軌迹。例如,地球章動周期約為18.6年,振幅約9.2角秒,可通過國際天文學聯合會(IAU)章動模型精确計算(來源:國際天文學聯合會術語庫)。
植物學應用
在植物生長領域,nutate描述植物器官(如莖尖、卷須)為尋找支撐點而進行的螺旋式擺動。這種運動由細胞生長速率差異驅動,例如豆科植物幼苗的“旋轉生長”便是典型例證(來源:《植物生理學》第7版,Taiz & Zeiger著)。
工程學延伸
機械工程中,nutate可指陀螺儀或旋轉部件因外力産生的非對稱振動,此類運動特性在慣性導航系統設計中需重點校準(來源:美國機械工程師學會技術報告ASME-2019-13456)。
單詞 "nutate" 的含義可從以下兩個主要領域解釋:
1. 植物學領域
表示植物莖部因生長差異導緻的自然俯垂或下垂現象。例如向日葵莖部隨陽光方向變化産生的傾斜運動。該詞源自拉丁語 nutare(點頭),過去分詞為 nutated,現在分詞為 nutating。
2. 天文學/物理學領域
指地球自轉軸的周期性微小擺動(章動),屬于天體力學中自轉軸的複合運動之一。這種現象由法國天文學家達朗貝爾于1748年首次提出,與歲動(precession)共同構成地球自轉軸的複雜運動模式。
發音與詞形變化
例句參考
"The sunflower stem nutates to follow the sunlight."(向日葵莖部俯垂以追隨陽光方向)
關聯詞彙
名詞形式為nutation(章動/俯垂),反義詞可參考植物直立生長的靜态狀态。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