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南诏
This mother is the Nuwa of Nanzhao.
這位母親是南诏的女娲。
But there is a Nanzhao Dehua Stone Tablet.
不過倒有一塊南诏德化碑。
Dali, the historic center of the Nanzhao and Dali kingdoms.
大理市,南昭和大理王國的曆史遺址所在地。
But the oddest element in Dali's Nanzhao legacy in the General's Temple on a hill in Xiaguan's northwest suburb.
不過大理南昭過最奇特的遺産是在下關西北郊小山上的将軍廟。
The central image here is that of General Li Mi, the commander of a huge Tang army that invaded Nanzhao in 754 A.
廟内中心安放着李宓将軍的塑像,公元754年,他奉命率領唐朝大軍來攻打南昭國。
南诏(Nanzhao)是中國西南地區8至10世紀存在的多民族政權,其名稱意為“南方之诏”(“诏”為當地部族政權的稱謂)。該政權興起于今雲南地區,鼎盛時期疆域涵蓋雲南全境、四川南部及東南亞部分地區。據《舊唐書》和《新唐書》記載,南诏由蒙舍诏首領皮邏閣于738年統一洱海地區“六诏”建立,唐朝賜其名為“歸義”,承認其統治合法性。
南诏政權以烏蠻、白蠻為主體,推行軍政合一的“十赕”制度,并吸收漢文化,采用漢文典籍和官僚體系。其與唐朝關系複雜,既有天寶戰争等軍事沖突,也有貞元會盟等和平交往。佛教在南诏後期成為國教,現存大理崇聖寺三塔即為其佛教文化遺存。902年權臣鄭買嗣滅亡南诏,建立大長和國,該政權共曆13代王,享國164年。
南诏對西南邊疆開發具有深遠影響,為後續大理國的建立奠定基礎。其與吐蕃、東南亞古國的互動,也推動了陸上絲綢之路與南方絲綢之路的文化交融。
"Nanzhao"主要有以下兩種含義:
地名專有名詞
指中國河南省南陽市下轄的南召縣。該縣位于河南省西南部,地處秦嶺-淮河地理分界線上,總面積2946平方公裡,轄15個鄉鎮,人口約63萬(截至2023年)。其氣候為北亞熱帶季風型大陸性氣候,地形呈"箕"形,西北高東南低。該縣以生态旅遊著稱,曾獲"國家衛生縣城""中國優秀生态旅遊名縣"等稱號。
英語翻譯中的音譯詞
在英語詞典中,"Nanzhao"是"南召"的标準音譯形式,主要用于地名标識。需注意與拼音相近的"Nan"(如姓氏"楠"的翻譯)區分,後者多對應英文名Nancy或直接音譯為Nan。
提示:若需了解南召縣的經濟産業,可參考當地汽車配件制造業信息。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