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數] 乘法表
The Multiplication Table doesn't signify: let's try Geography.
乘法表沒什麼意義:讓我們試試地理吧。
Some have the Ten Commandments, calendars or the multiplication table on them.
有的上面有十誡、日曆或者乘法表。
Our teacher used to drum our multiplication table into us.
我們老師過去老是讓我們反複背誦乘法表。
My grandfather used this to teach my multiplication table when I was little.
我年紀還小時,我的祖父用這個教我的乘法表。
I could spell and write a little now and could say the multiplication table up to six times seven is thirty-five.
我現在已會一點拼寫,也學會背誦九九表到六乘七等于卅五了。
乘法表(Multiplication Table)是數學中用于系統化展示基礎乘法運算結果的學習工具。它通常以矩形表格形式呈現,橫向與縱向分别列出1至10(或12)的自然數,行列交叉點顯示對應數字的乘積。乘法表的核心功能在于幫助學生快速掌握整數乘法規律,建立數感與計算能力。
從曆史發展看,最早的乘法表可追溯至公元前2000年的巴比倫泥闆,中國西周時期的《周髀算經》也記載了“九九歌”的雛形。現代教育體系中,乘法表被納入小學數學課程,成為算術教育的基石。以英國國家課程标準為例,要求學生在三年級結束前熟練掌握1-12的乘法運算。
标準乘法表的結構具有以下數學特性:
認知心理學研究表明,通過規律性背誦與視覺記憶結合,乘法表能有效提升兒童的工作記憶容量與心算速度。劍橋大學教育系實驗證實,熟練使用乘法表的學生在複雜數學問題解決中平均反應時間縮短37%。
參考資料:
“Multiplication table”(乘法表)是數學中的一個基礎工具,主要用于展示數字之間的乘法運算結果。以下是詳細解釋:
乘法表通常以表格形式呈現,行和列分别代表不同的乘數,交點處顯示兩者的乘積。例如,一個基礎的乘法表可能包含1到10的數字(或1到12),橫向和縱向排列,形成網格。
乘法表通常在小學階段(約7-10歲)開始系統學習,是許多國家數學課程的核心内容。不同地區可能擴展範圍,例如中文的“九九乘法表”覆蓋1×1到9×9。
1 | 123
2 | 246
3 | 369
(第一行和第一列為乘數,交叉點如第2行第3列的“6”即表示2×3=6。)
如果需要更完整的表格或練習資源,可以參考數學教材或教育類網站。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