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印刷] 活字
This fear dates back to at least the invention of movable type.
這種擔心可以追溯到至少是活字印刷術的出現。
Movable type printing was invented in the eleventh century.
畢升于1041年發明活字印刷術。
Yates: Printing and movable type were certainly two of them.
答:印刷和活字印刷術肯定是這類發明中的兩個。
Movable type equipment can be placed according to actual environment;
移動式設備,可根據實際環境放置;
A subroutine is a part of a program that can be re-used, just like movable type.
子程式是在一段程式中可以被重用的部分,就像活字那樣。
活字印刷術(Movable Type)是一種使用可移動、可重複排列的單個字符模塊進行文字複制的印刷技術。其核心原理是将每個文字或符號單獨制成凸面反向字模,通過組合排列形成整版内容,再塗墨轉印到紙張或其他介質上。這項技術最早可追溯至中國北宋時期,由工匠畢昇于1041-1048年間發明,比歐洲古騰堡金屬活字印刷術早約400年。
活字印刷的技術突破包含三方面:1. 材質創新,早期使用膠泥燒制字模,後發展為木活字、銅活字;2. 模塊化組合,通過靈活替換字模實現不同文本排版;3. 标準化生産,字模尺寸統一便于批量制作與存儲。據《夢溪筆談》記載,畢昇發明的活字印刷術已具備完整工藝流程,包括制字、排版、印刷、拆版等工序。
該技術對人類文明發展産生深遠影響: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将韓國《直指心體要節》(現存最古老金屬活字印刷品)列入《世界記憶遺産名錄》,印證了活字印刷在東亞文化圈的傳播軌迹;而古騰堡1450年改良的鉛合金活字印刷術,則推動了歐洲文藝複興與科學革命。中國國家博物館藏有宋代活字印刷工具實物,佐證了這項發明的曆史真實性。
現代考古發現顯示,活字印刷術存在多地域獨立演進的特征。敦煌出土的西夏文木活字(12世紀)、韓國清州興德寺金屬活字(1377年),以及歐洲早期印刷工坊遺址,共同構成了人類印刷技術演進的多中心發展圖譜。大英博物館相關展品說明中特别強調,活字印刷是“書寫革命的關鍵轉折點”。
movable type 的詳細解釋如下:
movable type 是印刷術語,指由可移動的獨立字模組成的印刷系統。其英文發音為:
英式 [ˈmu:vəbəl taip] /美式 [ˈmuvəbəl taɪp] 。
該詞直譯為“可移動的活字”,其中:
活字印刷通過以下步驟實現高效印刷: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