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bidity rate是什麼意思,morbidity rate的意思翻譯、用法、同義詞、例句
常用詞典
患病率;發病率
例句
The morbidity rate is high.
術後并發症發生率高。
The overall surgical morbidity rate was 25%.
總的外科發生率為25%。
The morbidity rate of children is almost a half.
小兒患病概率達到一半左右。
The risk of neonatal morbidity rate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新生兒病率危險性明顯增加。
Objective: the morbidity rate of asthenia cold syndrome in crowd was 9.
目的:虛寒證在人群中患病率高達9。
同義詞
|incidence of a disease/incidence rate;患病率;發病率
專業解析
發病率(Morbidity Rate) 是流行病學和公共衛生領域的關鍵指标,用于衡量特定人群中新發生某種疾病病例的頻率。它反映的是疾病在特定時間段内的新發病例數相對于該時間段内有發病風險的總人口數的比例。
核心概念解析:
-
測量對象:新發病例
- 發病率關注的是新發生的疾病事件。它統計的是在特定觀察期(如一年)内,首次被診斷或發生的病例數。
- 這與患病率(Prevalence Rate) 不同,患病率衡量的是在特定時間點(或時間段内)所有現存病例(包括新發和已有的病例)占總人口的比例。患病率反映的是疾病的負擔,而發病率反映的是疾病的發生速度或風險。
-
計算公式
發病率通常使用以下公式計算:
$$
text{發病率} = frac{text{特定時期内某人群中新發生某病的病例數}}{text{同期該人群有發病風險的總人口數}} times K
$$
- 分子: 在定義的觀察期(如一年)内,特定人群中新診斷的該疾病病例總數。
- 分母: 同期内被認為有患該病風險的總人口數。通常使用該時期的平均人口數(例如,年中人口數)作為近似值。
- K: 一個比例常數,通常為 1000、10,000 或 100,000,目的是使結果成為一個易于理解和比較的整數(如每10萬人中的發病數)。
-
類型與應用
- 發病密度(Incidence Density): 當研究人群處于發病風險中的時間長度不一緻(如隊列研究中有人中途退出或失訪)時使用。分母使用“人時”(如人年),即所有研究對象處于風險中的總時間之和。
- 累積發病率(Cumulative Incidence): 當研究人群固定且觀察期明确,失訪很少時使用。分母是研究開始時的總人數(或平均風險人口數),表示在觀察期内新發病例的比例。
- 應用: 發病率是評估疾病負擔、識别高危人群、監測疾病趨勢、評價預防措施(如疫苗接種)效果以及研究疾病病因(如暴露于某風險因素是否增加發病風險)的核心指标。
權威參考來源:
網絡擴展資料
Morbidity rate 是流行病學和醫學領域的重要術語,其含義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
-
基本定義
Morbidity rate 通常譯為“發病率” 或“患病率”,表示特定人群中疾病的發生情況。
- 發病率(Incidence rate):指一定時間内某人群中新發病例的比例,常用于追蹤疾病傳播速度(如流感暴發)。
- 患病率(Prevalence rate):指某時間點或時期内人群中所有病例(包括新舊病例)的比例,反映疾病總體負擔。
-
擴展含義
- 臨床醫學中的特殊用法:在外科或治療場景中,morbidity rate 可能指由醫療幹預(如手術)引發的并發症或非健康狀态,包括身體殘疾、精神障礙等。
- 流行病學中的廣義概念:可表示疾病的嚴重程度或對健康的危害程度,涵蓋症狀、殘疾等非緻命性健康問題。
-
應用示例
- 公共衛生領域:“麻疹的 morbidity rate 上升提示需加強疫苗接種。”
- 外科研究:“該手術的 morbidity rate 包含術後感染和恢複延遲等指标。”
注意:具體使用時應結合上下文區分“發病率”與“患病率”,避免混淆。如需更詳細數據,可參考流行病學專業文獻或統計報告。
别人正在浏覽的英文單詞...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