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英語單詞大全

monkeypox是什麼意思,monkeypox的意思翻譯、用法、同義詞、例句

輸入單詞

常用詞典

  • n. 猴天花,猴痘

  • 例句

  • The presence of lymphadenopathy can help identify the disease as monkeypox since it is not characteristic of either smallpox or chickenpox.

    淋巴結病的出現可能有助于識别猴痘這種疾病,因為天花或者水痘都不具備這一特征。

  • How do you treat monkeypox?

    怎樣治療猴痘?

  • Is there monkeypox in the United States?

    在美國有猴痘嗎?

  • The disease is caused by Monkeypox virus.

    這種疾病由猴痘病毒造成。

  • There is no specific treatment for monkeypox.

    對猴痘沒有專門的治療手段。

  • 專業解析

    猴痘(Monkeypox)是由猴痘病毒(Monkeypox virus, MPXV)引起的一種人畜共患傳染病。該病毒屬于痘病毒科(Poxviridae)正痘病毒屬(Orthopoxvirus),與天花病毒(Variola virus)和牛痘病毒(Vaccinia virus)同屬一個屬。

    核心特征與傳播

    1. 病原體:猴痘病毒是一種包膜雙鍊DNA病毒。它有兩個主要遺傳分支:西非分支和中非分支(剛果盆地分支),前者病死率較低(約1%-3%),後者病死率較高(可達10%)。
    2. 宿主與傳播:
      • 自然宿主:多種齧齒動物(如非洲松鼠、岡比亞巨鼠)被認為是主要儲存宿主,靈長類動物(包括猴子)和人類是偶然宿主。
      • 人際傳播:可通過密切接觸感染者的呼吸道分泌物、皮膚病變(膿疱、結痂)或近期被污染的物體(如衣物、床單)傳播。長時間面對面接觸時的呼吸道飛沫傳播也可能發生。性接觸,特别是男男性行為者(MSM)中的傳播在2022年以來的全球疫情中被廣泛報道。
      • 動物傳人:通過被感染動物咬傷或抓傷,或接觸其血液、體液、皮疹而感染。

    臨床症狀

    猴痘的臨床表現與天花相似,但通常較輕:

    1. 潛伏期:通常為6至13天,也可在5至21天之間。
    2. 前驅期(0-5天):發熱、劇烈頭痛、淋巴結腫大(這是區别于天花的關鍵特征)、背痛、肌肉酸痛和嚴重乏力。
    3. 出疹期(發熱後1-3天内):皮疹通常從面部開始,然後擴散到身體其他部位,包括手掌和腳底。皮疹經曆不同階段:斑疹(扁平基底)、丘疹(輕微隆起)、水疱(充滿透明液體)、膿疱(充滿膿液),最後結痂脫落。病變數量可從幾個到數千個不等。口腔黏膜、生殖器、結膜和角膜也可能受累。
    4. 病程:症狀通常持續2至4周,結痂脫落後可能留下疤痕或色素沉着。免疫力低下者、兒童、孕婦可能出現嚴重并發症(如繼發感染、支氣管肺炎、敗血症、腦炎、角膜炎導緻視力喪失)。

    預防與控制

    1. 避免接觸:避免接觸可能攜帶病毒的野生動物(尤其是生病或死亡的動物)及患者的體液、皮疹污染物。
    2. 個人衛生:勤洗手,使用肥皂和水或含酒精的洗手液。
    3. 保護措施:照顧患者或接觸污染物時穿戴防護裝備(手套、口罩、隔離衣)。
    4. 疫苗接種:天花疫苗(如JYNNEOS, ACAM2000)對猴痘有交叉保護作用,可用于暴露前預防(高風險人群)和暴露後預防(接觸後4天内接種效果最佳)。
    5. 隔離:患者應隔離至所有皮疹結痂脫落,形成新皮膚層。

    公共衛生意義

    猴痘主要在非洲中部和西部熱帶雨林地區散發。然而,自2022年5月起,全球多個非流行國家報告了大規模人際傳播疫情,主要涉及男男性行為者網絡,促使世界衛生組織(WHO)宣布其為“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PHEIC)。雖然該狀态後來解除,但猴痘仍在全球範圍内持續傳播,需要持續監測和應對。

    參考資料來源:

    1. 世界衛生組織 (WHO) - 猴痘實況報道
    2. 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 (CDC) - 猴痘信息頁

    網絡擴展資料

    Monkeypox(猴痘)是痘病毒科正痘病毒屬引起的人獸共患傳染病,以下是詳細解釋:

    1. 病原體與定義
      由猴痘病毒(Monkeypox virus)感染導緻,屬于正痘病毒屬,與天花病毒同科但緻病性較輕。

    2. 發現曆史

      • 1958年:首次在綠猴體内發現病毒。
      • 1970年:剛果民主共和國報告首例人類感染病例。
    3. 臨床表現
      症狀類似天花但較輕,包括發熱、皮疹(丘疹→水疱→膿疱→結痂)、淋巴結腫大等,病程約2-4周。

    4. 傳播途徑

      • 主要傳播:接觸感染動物(如齧齒類、靈長類)的體液或病變部位。
      • 人際傳播:傳統認為較少見,但可通過密切接觸或飛沫傳播。
    5. 流行病學
      原發于非洲中西部熱帶雨林地區,2022年後多國報告非流行區病例,提示傳播範圍可能擴大。

    補充說明:世界衛生組織指出,接種天花疫苗對猴痘有一定交叉保護作用。

    别人正在浏覽的英文單詞...

    completedigital televisionraidbournedecontaminationmurmuringnationhoodShingverniscurb marketdemand ofEast Asiaengine accessoriesFather and Daughterin motionover the humpredound uponwalnut kernelbosomycabrioletchloronebfenestrationfeminisationFlashkutgalactosidasehyperlepteneinterparietallipidolysisluetinsubtas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