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maɪkrəʊslaɪd/
顯微鏡玻片
Microslide是由"micro"(微小)和"slide"(載玻片)組成的複合詞,指一種專為顯微鏡觀察設計的超薄玻璃或塑料載片。其标準尺寸通常為75×25毫米,厚度約1毫米,表面經過特殊抛光處理以實現光學級透明度。在生物醫學領域,microslide常用于承載細胞塗片、組織切片或納米級微粒樣品,例如美國國家生物技術信息中心(NCBI)在《組織學技術規範》中将其定義為"标準化的顯微樣本載體"(來源:NCBI技術手冊)。
該設備的核心技術特征包含防反射鍍膜和疏水塗層,前者可減少光學衍射(折射率<1.52),後者通過接觸角>110°的矽烷化處理防止液體樣品擴散。根據《臨床實驗室标準指南》,這種設計能使染色試劑量減少40%且分布更均勻(來源:CLSI GP16-A3)。
在應用場景方面,教育領域使用的預置microslide包含永久封固的典型生物标本,如洋蔥表皮細胞或血塗片;工業檢測中則用于半導體晶圓缺陷分析,其表面平整度要求達到λ/4(約137nm)的光學标準。值得注意的是,現代數字病理學已發展出智能microslide技術,通過微流控通道實現自動染色,該創新被收錄于《自然·生物醫學工程》2023年度技術突破報告(來源: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
microslide是一個由“micro-”(微小)和“slide”(載片)組成的合成詞,主要用于描述顯微鏡觀察中使用的載玻片。以下是其詳細釋義及用法:
基本定義
microslide指顯微鏡載片或顯微鏡玻片,即放置在顯微鏡載物台上用于承載被觀察樣本的玻璃片。其核心功能是固定樣本并确保透光性,便于顯微鏡觀察。例如,在生物學實驗中,通常将組織切片或細胞樣本放置在microslide上進行染色和分析。
醫學領域的應用
在醫學場景中,microslide特指用于病理檢測的标準載玻片,常用于承載血液、組織等樣本,以便通過顯微鏡診斷疾病。這類載玻片通常有标準化尺寸(如76×26 mm),表面經過特殊處理以防止樣本脫落。
特殊設計的變體
根據的專利信息,部分microslide可能設計為多孔結構(如三個獨立凹槽),適用于同時處理多個樣本或進行對比實驗。這類設計提高了實驗效率,常見于科研或高通量檢測場景。
與其他術語的關聯
需注意與“micro culture slide”(微型培養平皿)的區分,後者側重于細胞培養功能(如所述),而microslide更偏向樣本承載和觀察。此外,其反義詞可對應“macroslide”(宏觀載片),但後者使用頻率較低。
microslide的核心含義是顯微鏡載玻片,具體用途可能因領域和設計差異而擴展。建議參考專業文獻或行業标準(如醫學檢測指南)以獲取更精準的規格參數。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