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maɪkrəʊ'prəʊɡræmɪŋ/ 美:/',maɪkrə'proɡræmɪŋ/
n. [計] 微程式設計
Structured modular microprogramming is an important base for firmware engineering.
模塊結構微程式設計是固件工程的重要基礎。
They successfully extend and implement the thought of automatic microprogramming in actual engineering.
它們在實際工程中成功地拓展、實現了微程式設計自動化的思想。
Microprogramming is a design method applicable to the controller of digital system which has more input variables.
微程式設計是當數字系統中控制器輸入變量較多時適用的一種設計方案。
One of the key problems in CISC microprocessor design is the microprogramming design, which makes great effort to the CISC microprocessor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建立微程式開發平台,對于CISC結構微處理器的研究、開發,具有重要的支持作用。
This paper describes its basic principles. The modular microprogramming is introduced with an example of the emulation microprogram that has been run on the VAX-11/780 computer.
本文闡述了它的基本思想,并通過在VAX-11/780上運行仿真微程式的實例,說明模塊結構微程式設計的方法。
微程式控制(Microprogramming)是一種計算機體系結構中的控制單元設計方法,其核心思想是通過存儲在專用存儲器中的微指令序列來定義中央處理器(CPU)的硬件行為。該技術由英國計算機科學家Maurice Wilkes于1951年提出,旨在通過軟件化的控制邏輯替代傳統硬連線控制電路,從而提升硬件設計的靈活性與可維護性。
基本概念
微程式由一系列微指令(Microinstructions)組成,每條微指令對應CPU内部一個或多個控制信號。這些信號協調寄存器、算術邏輯單元(ALU)等部件完成機器指令的底層操作。例如,一條“加法”機器指令可能被分解為取操作數、執行加法、存儲結果三個微步驟。
工作原理
微程式控制器包含控制存儲器(Control Store),其中存儲的微程式通過微地址生成器動态調用。典型流程包括:
應用場景
該技術至今仍廣泛應用于處理器設計領域,例如IBM Z系列大型機與AMD Zen架構均采用多層微程式控制機制。
“Microprogramming”(微程式設計)是計算機體系結構中的一個核心概念,具體解釋如下:
Microprogramming 是一種通過存儲微指令(microinstructions)來實現中央處理單元(CPU)控制邏輯的技術。它用軟件化的邏輯替代傳統硬件電路,控制數據路徑中的寄存器、運算單元等組件,以執行機器指令(如加法、移位等操作)。
Microprogramming 通過軟件化控制邏輯簡化硬件設計,是早期計算機體系結構的重要技術。盡管現代處理器多采用硬連線控制(hardwired control),但其原理仍影響微碼(microcode)和可重構計算領域。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