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dj. [計] 可編微程式的
"microprogrammable"是計算機體系結構領域的專業術語,指可以通過微程式(microprogram)對硬件進行控制或重新配置的特性。該詞由前綴"micro-"(微觀)和"programmable"(可編程)組成,特指在微指令層級實現的可編程能力。
在處理器設計中,微程式是存儲在控制存儲器中的底層指令序列,用于定義機器指令的執行流程。具有microprogrammable特性的處理器,允許工程師通過修改控制存儲器中的微代碼(microcode)來定制指令集行為,這種特性常見于複雜指令集計算機(CISC)架構中,例如Intel x86處理器就采用微程式控制機制。
該技術由劍橋大學計算機科學家Maurice Wilkes于1951年首次提出,他在論文《The Best Way to Design an Automatic Calculating Machine》中闡述了微程式控制的基本原理。現代應用中,microprogrammable架構支持硬件虛拟化、指令集擴展和漏洞修複,例如英特爾通過微代碼更新解決處理器安全缺陷。
“microprogrammable”是一個計算機科學領域的專業術語,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方面解釋:
該詞為形容詞,由“micro-”(微小)和“programmable”(可編程的)組合而成,表示“可編微程式的”或“微程式控制的”。它描述了一種可通過微程式(microprogram)進行控制的計算機硬件或指令系統特性。
該詞強調硬件設計的靈活性,常見于計算機體系結構領域。通過微程式控制,系統能夠在不改變物理電路的情況下實現功能調整,適用于需要高度定制化的場景。
如需進一步了解微程式的具體實現或技術案例,可參考計算機組成原理相關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