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舌
Microglossia(小舌症)是臨床醫學中用于描述舌體發育異常的先天性畸形術語,指患者舌部體積顯著小于正常生理标準,常伴隨其他顱面部或全身性發育異常。該術語由希臘詞根“micro-”(微小)和“glossa”(舌)組合形成,最早記載于19世紀胚胎學研究中。
在病理機制方面,microglossia多與胎兒期第一、二鰓弓發育障礙相關,常見于18號染色體三體綜合征、Pierre Robin序列征等遺傳性疾病。典型臨床表現包括哺乳困難、構音障礙及牙弓發育受限,需通過新生兒口腔測量結合三維超聲成像确診。
國際先天性畸形監測系統(ICBDSR)數據顯示,孤立性microglossia發病率約為1/50,000,而合并其他畸形的病例占比達82%。治療上多采用多學科聯合幹預,包括語言康複訓練、正畸治療及必要時的舌體成形術。
根據醫學詞典的定義,microglossia指舌頭的異常短小狀态,屬于一種先天性或發育性畸形。該詞由希臘語詞根構成:
這種情況可能導緻語言發音障礙、吞咽困難等功能性問題,但具體症狀和嚴重程度因個體而異。由于相關醫學文獻較少,若需更深入的臨床信息(如病因、治療方法等),建議參考權威醫學數據庫或咨詢專業醫生。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