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縮微卡片
Microfilms might even take over from the libraries one day.
縮微膠卷甚至可能有朝一日取代圖書館。
Microfilms can be used in projection plate-****** systems.
微攝菲林可以用于投影制版系統上。
At the bottom of the basket, lay three microfilms, each in a metal case.
籃子的最下面,放着三個縮微膠卷,每卷都用金屬外殼裝着。
It currently contains more than 13 million volumes, manu scripts, and microfilms.
目前,它包含超過13萬冊,手稿,以及縮微膠片。
Doctoral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are not available from University Microfilms International or a national repository or even the institution's own library, if it has one.
無法在國際或國内的論文庫裡查詢到該校學生的博士學位論文,甚至在它自己的圖書管裡也查不到——如果它有圖書館的話。
"microfilms"是名詞"microfilm"的複數形式,指通過光學縮攝技術将文獻、檔案等紙質資料複制在膠片介質上的文獻保存形式。這種技術誕生于19世紀中期,主要應用于圖書館、檔案館等領域,能将大幅面文件縮小至原尺寸的1/25至1/40進行長期保存。
在技術層面,縮微膠片采用鹵化銀感光材料,通過三步成像工藝(曝光、顯影、定影)完成信息轉移。根據國際标準化組織ISO 6199規定,标準縮微膠片卷片長度為30.5米,單幅畫幅尺寸為32×45mm。美國國會圖書館的實踐表明,在恒溫恒濕(18±1℃,40%相對濕度)條件下,縮微膠片的理論保存年限可達500年。
現代應用中的縮微膠片具有三項核心優勢:法律效力(多數國家承認其與原件同等效力)、災難備份(耐高溫高濕性能優于電子存儲)和格式兼容性(可通過掃描儀轉換為數字文檔)。2023年大英圖書館火災事故中,其采用縮微膠片備份的17世紀珍本得以完整保存,印證了該技術的可靠性。
關于單詞“microfilms”的詳細解釋如下:
基本定義
詞源與構成
由前綴“micro-”(微小)與“film”(膠卷)組合而成,字面意為“微型膠卷”。
縮微膠卷的優勢包括長期保存(可達數百年)、防篡改特性,以及高分辨率(可清晰還原細節)。隨着數字化發展,其使用率有所下降,但仍是重要備份手段之一。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