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薄樣硬度計,薄材硬度計
microdurometer(顯微硬度計)是一種用于測量材料在微觀尺度下硬度的精密儀器。它通過施加極小的載荷(通常為毫牛級别)在材料表面形成微米級壓痕,再通過光學或電子顯微鏡測量壓痕尺寸,最終計算出材料的顯微硬度值(如維氏硬度HV或努氏硬度HK)。該設備廣泛應用于材料科學、金屬加工、塗層分析等領域,尤其適用于評估薄塗層、微小部件或材料微觀組織的硬度特性。
微載荷測試
與傳統硬度計不同,microdurometer的載荷範圍通常為10 mN–2 N(如ASTM E384标準),可在不破壞微小樣品的前提下獲取局部硬度數據。例如,半導體芯片的金屬鍍層或生物醫學植入物表面塗層的硬度評估需依賴此類設備。
高分辨率成像
配備光學顯微鏡(500–1000倍放大)或掃描探針,精确測量壓痕對角線長度(精度達±0.1 μm)。現代儀器常集成圖像分析軟件,自動計算硬度值并生成硬度分布圖譜(來源:NIST《微壓痕硬度測試指南》)。
應用場景
根據ASTM E384-22标準定義,顯微硬度測試(Microindentation Hardness Testing)特指載荷≤1 kgf(約9.8 N)的壓痕實驗,而microdurometer是實現該測試的核心設備。國際标準ISO 6507-1進一步規範了顯微硬度計的校準流程,要求定期使用标準硬度塊(如鎢 carbide)驗證儀器精度(來源:ASTM International官網)。
參考資料
關于“microdurometer”的詳細解釋如下:
基本定義
“Microdurometer”指一種用于測量薄材或微小樣品硬度的儀器,中文通常譯為薄材硬度計或薄樣硬度計。其名稱由前綴“micro-”(微小)和“durometer”(硬度計)組合而成,強調對精細材料的硬度檢測能力。
發音與詞源
應用場景
主要用于材料科學或工業領域,例如測試金屬薄片、塗層、塑料薄膜等材料的硬度,确保其符合特定強度标準。相較于普通硬度計,其設計更適應微小樣本的高精度測量需求。
若需進一步了解具體型號或技術參數,可查閱材料檢測設備相關的專業資料。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