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細胞] 晚幼粒細胞
Results The white blood cells in peripheral blood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in APL patients treated with ATRA, and reached the peak at day 12, myelocyte and metamyelocyte were the most.
結果ATRA治療後APL患者外周血白細胞明顯升高,平均12天達到高峰,并且以中晚幼粒細胞為主。
metamyelocyte(晚幼粒細胞)是粒細胞成熟過程中的一個中間階段,屬于骨髓細胞發育序列中的重要形态學分期。該細胞位于骨髓細胞分化過程的後期,介于中幼粒細胞(myelocyte)和杆狀核粒細胞(band cell)之間。
形态特征:
臨床意義:
在健康成人外周血中通常不可見,若檢測到大量metamyelocyte可能提示骨髓應激反應(如嚴重感染)或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MDS)、慢性粒細胞白血病(CML)等病理狀态。其比例異常可作為骨髓穿刺檢查的重要診斷指标之一。
參考資料:
metamyelocyte(晚幼粒細胞)是粒細胞成熟過程中的一個階段,屬于骨髓細胞的分化後期。以下是詳細解釋:
定義與詞源
metamyelocyte由前綴"meta-"(源自希臘語,意為“之後”或“超越”)和"myelocyte"(髓細胞)組成。在粒細胞發育過程中,它位于中幼粒細胞(myelocyte)之後,最終分化為成熟粒細胞(如中性粒細胞)。
形态特征
功能與意義
作為髓系細胞分化的重要過渡階段,其存在狀态可反映骨髓造血功能。在病理情況下(如感染或白血病),外周血中若出現大量metamyelocyte,可能提示髓系細胞成熟障礙。
發音與翻譯
英式音标為[metə'maɪələʊsaɪt],美式音标為[metə'maɪəloʊsaɪt],中文譯作“晚幼粒細胞”。
擴展閱讀:若需了解粒細胞發育全過程,可參考搜索來源中的骨髓細胞分化圖譜(和)。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