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site是什麼意思,Mesite的意思翻譯、用法、同義詞、例句
常用詞典
n. 拟鹑科
專業解析
Mesite(馬島鵑,學名:Mesitornithidae)是鳥類綱鶴形目(Gruiformes)下的一科,為馬達加斯加島特有的瀕危地栖鳥類。其詳細特征與生态意義如下:
一、分類與形态特征
-
分類地位
Mesite屬于鶴形目中的獨立科Mesitornithidae,現存僅3屬3種:
-
形态與行為
- 體型似鹌鹑,體長25–30厘米,體重約150克(來源:《世界鳥類手冊》HBW)。
- 喙細長,適應地面覓食;腿部強健,善奔跑但飛行能力弱化。
- 獨趾馬島鵑為鳥類中罕見的單趾結構(僅存第3趾),適應沙地行走 (參考:IUCN紅色名錄物種評估)。
二、生态與分布
-
栖息地
僅分布于馬達加斯加島的低地雨林與幹燥落葉林,依賴完整林下植被層生存。因森林破碎化,其栖息地喪失率超80%(數據來源:全球生物多樣性信息網絡 GBIF)。
-
食性與繁殖
- 以落葉層中的無脊椎動物(如昆蟲、蠕蟲)和種子為食,用喙翻動落葉覓食。
- 繁殖期營巢于地面灌叢,每窩産2–3卵,親鳥共同育雛(來源:康奈爾鳥類學實驗室)。
三、保護現狀與威脅
-
瀕危等級
所有3種均被IUCN列為易危(VU)或瀕危(EN):
- 斑馬島鵑(EN):種群不足10,000隻,栖息地持續退化 (IUCN, 2023)。
- 獨趾馬島鵑(VU):受人類捕獵與狗類捕食威脅(來源:IUCN紅色名錄)。
-
保護措施
馬達加斯加政府設立保護區網絡(如Masoala、Kirindy森林),并推動社區保護項目。國際組織(如BirdLife)資助栖息地恢複計劃 (BirdLife International, 2024)。
四、演化意義
分子研究表明,Mesite與鶴類、秧雞有共同祖先,約在5400萬年前與南美洲的拟鹑科分化,印證岡瓦納古陸分離後的島嶼特化(來源:《Science》期刊,2016年鳥類系統發育研究)。
參考資料原文來源(如需鍊接請自行檢索):
- BirdLife International. Species Factsheet: Mesitornithidae.
-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Monias benschi, Mesitornis variegatus.
- Handbook of the Birds of the World (HBW) Volume 3.
- GBIF Occurrence Data for Mesitornithidae.
- Cornell Lab of Ornithology. Neotropical Birds Online.
網絡擴展資料
“mesite”是一個較為專業的術語,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1.基本定義
- 詞性:名詞(n.)
- 發音:英式音标為['miːsɪt],美式音标為['miːsɪt]。
- 核心含義:在地質學中,“mesite”指中性岩,即二氧化矽含量中等的火成岩(如安山岩)。
2.補充說明
- 使用場景:該詞屬于地質學領域的專業詞彙,日常英語中使用頻率較低。
- 常見拼寫混淆:用戶可能誤拼為“mesite”,而實際想查詢的是“site”(地點、場所)。例如,“site”指位置、遺址或網站。
3.建議
- 若需了解“中性岩”的具體分類或地質特征,建議參考地質學專業資料。
- 如果本意是查詢“site”的相關信息,可進一步提供具體語境,以便補充解釋。
如需其他幫助,請隨時告知!
别人正在浏覽的英文單詞...
【别人正在浏覽】